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共11分)
乱 后
辛 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
【小题1】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这一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的解说。(6分)
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碧湘门①
陶 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ánɡ):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销魂。②追:追随,引申为“萦绕”。
小题1:“碧云天,黄叶地”这两句被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支曲子化用。这支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请写出这支曲子的曲牌名及内容。(3分)
小题2:本词上片写寥廓多彩、境界悠远的秋色,“?”一句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为一体。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词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3分)
小题3: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3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瑶瑟①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②中月自明。
[注]①瑶瑟:对瑟的美称。②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1)诗歌第三句“雁声远过潇湘去”和《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写女子的别离之怨,有人认为是写音乐的意境与感染力,你赞同哪种理解,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