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五)
①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②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③有暇则讲学忘疲?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⑤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⑥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④⑥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书判拔萃,调补校书郎,累佐诸侯府。大和五年,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
开成元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围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固,子孙贫悴,虽遏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櫘椟①,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嬓外肃清,而不相犯。
会昌初,迁襄州刺史。四年,诛刘稹,以钧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
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大中初,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就加检校司空。六年。复检校司空、河东节度使。九年,诏曰:“河东军节度使卢钧,长才博达,敏识宏深。由岭表而至太原,五换节。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②,以表群僚。可尚书左仆射。”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十急征,谓当辅弼,虽居端揆③,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益一归。宰臣令狐山曾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物议以钧长者,罪山曾弄权。山曾惧,十一年九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师,卒。(选自《旧唐书·卢钧传》,有删节)
[注]①櫘椟:小棺材。②揆路:宰相之位。③端揆:指尚书左仆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靡:没有
B.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表:南面
C.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俾:佣人
D.物议以钧长者,罪山曾弄权——罪:谴责
2.以下句子中,直接表明卢钧“性仁恕”或“为政廉洁”的一组是(? )
①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②作法兴利以致富 ③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
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 ⑤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⑥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钧进士及第后又应试“书判拨萃”科,先历任校书郎、诸侯幕府僚佐、左补阙等,后因与同事申诉宋申锡的冤枉而出名。
B.卢钧担任过几个道的节度使,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政绩尤为突出,他为政廉洁,关心民众,受到了当地汉人和蛮族的拥戴。
C.卢钧满怀希望应诏入朝,结果被授为尚书左仆射,很是灰心,后受宰相令狐山曾排挤,又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D.卢钧年长才高、博闻练达,见识聪敏,深得皇帝的赏识并重用为宰相,加之他为人仁慈,为政廉洁,当时被视为长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郭玉者,广汉洛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精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征之技,阴阳不测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阴右阳,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帝乃令贵人赢服变处,一针即差。召玉诘问其状,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选自《后汉书·方术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玉仁爱不矜——矜:骄傲
B.一针即差——差:差错
C.自用意而不任臣——任:听凭
D.将身不谨——将: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常渔钓于涪水 ②乃著《针精诊脉法》传于世
B.①翁乃授之 ②帝乃令贵人赢服变处
C.①臣疑其故 ②必尽其心力
D.①而医疗贵人 ②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郭玉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 ]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fěi 通“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①,当抗行;比张芝②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时刘惔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③遇稷④、契⑤,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钟繇:曹魏大臣,精于书法。②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称为“草圣”。③巢、许:巢父、许由,相传均为唐尧时隐居的高士。④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⑤契:传说中商族的始祖。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羲之叹惜弥日——弥:满
B.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抗:抵挡
C.意甚悦,固求市之——市:买
D.顷正赖丝竹陶写——赖:依赖
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遂携亲友命驾就观——过江颠狈,遂乃亡失
B.烹以待之——我卒当以乐死
C.为写《道德经》——是刘惔为丹阳尹
D.羲之笑而不答——而翼深叹伏
3.选出全部表现其“任率”的一项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