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戒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旬“雁引愁心去”在北宋《文苑英华》中作“雁别愁心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一些?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都描绘了作者登临岳阳楼后所见到的景色,并流露了自己当时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两首诗分别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雁引愁心去”更好一些,“别”字只写雁儿冷漠地别秋江而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引”用拟人手法写雁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山衔好月来”互相映衬,构成对仗,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意对即可)
2.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流露出了一片喜悦之情。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杜甫《登岳阳楼》将忧国伤时之情与身世凄凉之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意对即可)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静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8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小题1:试解释“送春春去几时回”一句中,两个“春”的含义。(4分)
小题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弄”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前一个“春”指季节,大好春光;后一个“春”既指年华易逝,(2分)又指美好往事的青春时光。(2分)
小题2:“弄”字,采用拟人的手法,(1分)准确而形象地传达出花在云散的情况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呈现出妖艳美丽的情态。(意思相近即可)(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送春春去几时回”这句话的理解,要扣住这句话后面的内容:“伤流景”“往事后期”。“送春”指自然界中的春天;“春去几时回”,指人生的春天,一指易逝的青春年华,二指美好往事的青春时光。
点评:考点的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态度。诗歌是一个整体,对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要以语言审读为基础,以形象鉴赏为突破,以表达技巧特别是艺术构思的把握为动力,全面分析。
小题2:试题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因之,分析“弄”字的妙处,就应着重分析其营建出的境界。作答时,可紧扣:在阴云笼罩、暮色迷茫的情况下,花的丰姿不能展现;但云破天际,大地顿时呈现出皎洁的月光,花自展丰采。
点评:炼字,是古诗人的不懈追求;炼字,是高考诗歌中常考的内容。其考查形式也多样,本题理解某字的妙处,一般的解题思路就是表层义和深层义。如果用了修辞手法,则应从内容义和情感义两个方面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向往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人物芳而明志洁,权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
小题1: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来看,第二句中的“意”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古人评价这首诗“结有神致”,你认为尾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曾经遭逢战乱、亡国南渡的无奈和感伤,漂泊异乡而眼下暂得欢愉的慰藉和与家乡远隔千里的惊叹。
小题2:用虚写的手法,(或:通过联想)写自己要在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的“明日”登上岳阳楼,远看“岛烟湖雾”中春天来临的景象;拓展了意境,一扫前面情绪的低沉和复杂(纠结),生动地表达了对国运好转的期盼。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古诗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应该在整体把握诗歌内涵的前提下进行。
小题2: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身世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