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①独暴立烈日,不与从囚伍?②日玩弄为儿戏 ③值掾吏至,曰:“遽败吾兴?④此亦功名事业也 ⑤克冲之使,欲与俱,不果?⑥安能矻矻操朱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D(有名望的人)
小题2:B
小题3:D(“作者在所传的人物身上所寄托的这种理想”不当)
小题4:(1)官吏把所有等候的人抓了起来,急切地拷问王古直的同乡的妻子儿女(在哪里)。王古直宁愿受侵扰羞辱,最终没有说出(他们)所在的地方。
(2)(他)有五六个大箱子,其中只放几百幅诗卷画卷,中间存放着一壶酒,每天早晨拿出来喝一两勺,喝后再锁上后才离开。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击。
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
D、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庖丁解牛技巧发展的第二阶段:三年后,不再把牛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他?对牛的身体结构已完全了解,这反映了他技术的精湛。
B、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之一是他对技术的追求超过了对“道”的追求。
C、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凡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认识并掌握其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并掌握它的客观规律,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D、庖丁解牛的故事启示我们,技艺的高超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D
3、B
4、(1)我所爱好的是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 (2)我只用精神和牛去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了,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 (3)用很薄的(刀刃)插进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刀刃的运作必然是有余地的啊!(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户部郎中张滂之子,日仲殷,于南山内读书,遂结时流子弟三四人,仲殷性亦聪利,但不攻文学,好习弓马,时与同侣挟弹,游步林薮,去所止数里,见一老人持弓,遂一鹿绕林,一矢中之,洞胸而倒,仲殷惊赏,老人日:“君能此乎?”仲殷曰“固所好也,”老人曰:“获此一鹿,吾无所用,奉赠君,以充—饭之费.”仲殷等教谢之.老人日:? “明日能来看射否?”明日至,亦见老人逐鹿,复射之,与前无异,复又与仲殷.仲殷益异之,如是三度,仲殷乃拜乞射法.老人日:? “观子似可教也.明日复期于此,不用令他人知也.”
仲殷乃明日复至甚所老人还至遂引仲殷西行四五里入一谷口路渐低下如入洞中草树有异人间,仲殷弥敬之.约行三十余里,至一大庄,如卿相之别业焉.止仲殷子中门外厅中,老人整服而入,有修谒之状.出日:“姨知君来此,明日往相见.”仲殷敬诺而宿于厅.至明日,敕奴仆与仲殷备汤沐,更易新衣.老人具馔于中堂,延伸殷入拜母,仲殷拜堂下,母不为起,亦无辞让.老人又延升堂就坐,视其状貌,不多类人,或似过老变易,又如猿猿猩之状。其所食品物甚多,仲殷食次,亦不见其母动匕箸,倏忽而毕。
既而食物皆尽,老人复引仲殷出,于厅前树下,施床而坐.老人即命弓矢,仰卧,指一树枝日: “十箭取此-尺.一遂发矢十只,射落碎枝十段,接成一尺.谓仲殷日:“此定如何?”仲殷拜于床下日:“敬服!一又命墙头上立十针焉.去三十步,乃按次射之,发无不中者也.遂教仲殷屈伸距跗之势.但约臂腕骨,臂腕骨相拄而弓已满.故无强弱,皆不费力也.数日,仲殷已得其妙。老人抚之,谓仲殷日:“止于此矣!勉驰此名,左右且教取五千人,以救乱世也,”遂却引归至故处.而仲殷艺日新,果有善
射之名,受其教者,虽童子女人,即可与谈武矣.后父卒,除服,偶游于东平军,乃教得数千人而卒。
其老人盖山神也.善射者必趣度通臂,故母类于猿焉.
(节选自皇甫氏《原化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复期于此期:约会
B.促殷弥敬之弥:更加
C.延伸殷入拜母延:邀请
D.施床而坐施:给予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老人神异的一组是?(?)
①获此一鹿,吾无所用? ②老人整服而入,有修谒之状? ③不用令他人知也
④视其状貌,不多类人? ⑤遂教仲殷屈伸距跗之势? ⑥射落碎枝十段,接成一尺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仲殷读书南山之内,虽然心性聪颖,但不喜读书,而喜练习弓马,有一定的武功,为后来成为老人的箭术传人打下了基础。
B.老人见到张仲殷喜欢武功,便有意展示高超的射箭技艺,引起他的兴趣,让他主动拜师,最终将技艺传授给他。
C.老人射箭技艺高超,是经过艰苦练习而来,这艰苦的练习导致其形貌改变,与常人不同,长相近似猿猴。
D.张伸殷勤奋练习,终以善射名于当时,并悉心教授他人射箭技艺,最后没有辜负老人“以救乱世”的期望。
小题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线断句。(3分)
仲 殷 乃 明 日 复 至 其 所 老 人 还 至 遂 引 仲 殷 西 行 四 五 里 入 一 谷 口路 渐 低下 如 入 洞 中 草 树 有 异 人 间.
(2)翻译:(7分)
①其所食品物甚多,仲殷食次,亦不见其母动匕箸,倏忽而毕。.(4分)?.
译文:
②后父卒,除服,偶游于东平军,乃教得数千人而卒。(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
本题解析: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4: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成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唯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预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弟奇,游学洛阳。奋以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孔奋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弥:满。
B.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感:感谢。
C.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见:被。
D.为政明断,甄善疾非甄:表彰。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孔奋“力行清洁”的一组是(3分)
①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②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③唯奋无资,单车就路?④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⑤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⑥上病去官,守约乡间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奋年少时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称赏敬服;他与老母幼弟到河西躲避,王莽之乱,受河西将军窦融邀请代理议曹掾,担任姑臧长;建武八年被赐爵为关内侯。
B.孔奋侍奉母亲孝顺谨慎,在艰苦的生活中努力给母亲最好的食物。当时天下未平,士大夫多不重操守,孔奋却力行清洁,坚持树立节操,施政注重仁义平和。
C.孔奋为姑臧长时,因清正廉洁,仁义贤明,而深受当地吏民和少数民族的爱戴感激;他做武都郡丞时,率领督促当地氐人大豪齐钟留等,拦截抄袭,里应外合,终于擒获消灭了叛贼隗茂等人。
D.孔奋在武都为府丞时,已深受官民敬重,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受他影响,无不注重修行操守。他为政明断,亲美德,仇秽行,郡中称赞他清廉公正。后来为了给弟弟孔奇让出官位,他就称病辞官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5分)
(2)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
(1)太守梁统很是敬重优待他,不按照官属的礼节对待他(不用官属的形式礼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邀请他进入内室拜见自己的母亲。(考点:相,他;礼:礼待、对待;迎于大门,介宾后置;引,延请,邀请;文意顺通)
(2)贼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推着孔奋的妻子儿女(把他们来)放置到阵前,希望以此来抵挡,使孔奋退兵,而孔奋却攻击的更加急迫。(考点:逼急,被动句;妻子,古今异义;当,阻挡;退却,省略兼使动用法;文意顺通)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感:被……感动。
小题2:⑤表现他不惧威胁,忠正刚毅。⑥表现他信守承诺。其它四句均符合题干要求。
小题3:D“为了给弟孔奇让出官位”错。
小题4: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译文: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年轻时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刘歆称赞他,对学生说:“我已从孔君鱼那里学到了大道。”
遭王莽之乱,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祸。建武五年,河西将军窦融邀请孔奋作自己官署的议曹掾,担任姑臧长官。八年,赐爵位为关内侯。当时天下纷扰混乱,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任职四年,财产一点没有增加,亲自带着妻子儿女一同以普通饭菜为食。当时全国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奋却尽力实行清正廉洁,因此被众人所笑,有的人说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只是徒然自讨苦吃。孔奋注重节操,施政注重仁义平和,太守梁统很是敬重优待他,不按照官属的礼节对待他(不用官属的形式礼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邀请他进入内室拜见自己的母亲。
陇西和蜀地被平定后,河西地区的太守、县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员的财物连车满载,塞满了山川。只有孔奋没有资财,乘一辆空车上路。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都说孔君清廉,仁义贤明,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离去,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于是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送给孔奋。孔奋只是拜谢而已,一点都不接受。孔奋抵达京城后,被任命为武都郡丞。
当时陇西残余的贼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击官府,残杀了郡太守。贼人害怕孔奋穷追不舍,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儿女,企图用他们做人质。孔奋当时年已五十,只有一个儿子,但他始终没有顾及,仍尽力征讨。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没有不加倍努力与贼人作战的。郡中居住着许多氏人,熟悉山川道路,大首领齐钟留,深为氏人信赖。孔奋便率领督励齐钟留等人,命他们在要道阻击抄掠贼兵,与官军互相呼应,里应外合,贼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推着孔奋的妻子儿女(把他们)放置到阵前,希望以此来抵挡,使孔奋退兵,而孔奋却攻击的更加急迫,终于擒获消灭了隗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却被贼人所杀。光武帝因此而下诏褒扬赞美他,任命他为武都太守。
孔奋在作府丞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家敬重,等到他被任命为太守后,全郡的人没有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向他学习的)。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嫉恶扬善。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像对待仇人一样,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弟弟孔奇,到洛阳求学。孔奋认为孔奇精通经经史应当出来做官,上奏称病辞官,在乡间遵守乡约,病死在家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