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A.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乃重修岳阳楼 B.此非恶声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请以战喻 D.诸兄每忧之杳不知其所之也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
小题1:
①半夜听到野外的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不是坏声音呀。”(3分)
②因此老少都敬重他,推举他做流民首领。(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赞:辅助、辅佐。
小题1:D项前者的“之”是代词,译为“他”;后者的“之”是动词,译为“到”。A项中“乃”是连词,译为“于是,就”。B项中“也”语气助词,表判断。C项中“以”是介词,译为“用”。
小题1:①是写其“豁达,不修边幅”。 ⑤写皇帝。⑥写其“奋击之志”。
小题1:祖逖年十四五犹未知书,后来才博览书记。称赞他有济世之才的不是乡党宗族,而是到京师后见到他的人。
小题1:此题考查断句,要结合句意断句。断句的关键词是“时”“ 或”。
小题1:①得分点:“蹴”、“恶”、句意各1分②得分点:“是以”、“宗”、句意各1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5分)
君子有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①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注】,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故:事故,指灾患病丧。
(1)解释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王??②怍??
(2)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君子的三乐。
一乐??二乐??三乐?
参考答案:(1)①统治、统一或德治?②惭愧(2)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本题解析: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概括的时候要用最简练的词语来概括。
点评:本题题型比较新颖,题目也比较简单,只要能翻译出来,第一个小题就迎刃而解。再概括总结一下,第二问也不难答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
A.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
B.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
C.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D.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於戏!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节选自班固《汉书·杨胡朱梅云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王孙学习道家学说,临终前想裸葬,遭到了好友祁侯的反对。王孙派人向祁侯报告了实施裸葬的理由,终于说服了祁侯。
B.文章说杨王孙富有,懂得享受,意味着按当时风气,他死后也有条件厚葬,但他偏要裸葬,反衬之下更显出他的主张的可贵。
C.杨王孙认为,最初人们因不忍父母尸体暴露,所以制定葬礼。当时的人崇尚厚葬,成为风气。而厚葬对死者、生者都无益。
D.杨王孙主张裸葬,虽然是一种激进的行为,不易为一般人所接受,但他说的不无道理。他死后,他的后代也就照他遗嘱办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①;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判断言语的好坏,关键要体会它有没有深远的意义。
B.一个人能够遵守约定并且施与广博,那么他行的就是善道
C.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田里去除草,往往是人们的毛病。
D.我们不应该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却降低要求。下标
(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请结合上面选段中有关“操守”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1)B“守约”意思应为“操守简约”。
(2)参考答案:我们每个人都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凡事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方能推己及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应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