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①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②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③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④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⑤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⑥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译出大意给1分;“敢”“死法”“孰与”“死敌”,译对一处给1分。)(2)谋臣只专注于收积粮,不知道人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将和谁一起来防守?(译出大意给1分;“但”“务”“虽”,“将谁与守”宾语前置,译对一处给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回答本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查其是否合乎文意。题中,B项解释错,“简”应是“选拔,精选”之意。
小题2:回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中“全部表明罗亨信‘刚正勇敢’的一组”一语进行筛选。其中,①讲的是罗亨新官职升迁情况,②讲的是皇帝看完罗恒新奏章后的反应,④讲的是罗亨信提出的合理建议,表现其有远见。都应排除。
小题3:回答本题,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文字进行比较,以发现正误。题中,B项错误在于,兵部并没有采纳罗亨信的建议。
小题4: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敢”是“怎敢”之意;“死法”是两个词,“死于法”,即“因触犯国法而死”;“孰与”是固定短语,“(什么)同(什么)比,(什么)更(严重一些)?”之意;“死敌”是两个词,“同敌人作战而死”之意。第(2)句中的“但”作副词,相当于“只”;“务”是“注意、专注、从事”之意;“虽”当“即使”讲;“将谁与守”是宾语前置,即“与谁守”之意。
【参考译文】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考中进士。仁宗即位,才被召入朝庭担任御史。监管通州粮仓,巡视京城。
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停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提高俸禄一个等级。
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亨信上书制止了这件事。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仍任宣府、大同巡抚。当时朝庭派遣官员测量这两个地方的军田,每军八十亩,超过的每亩全都要征收五升的税。罗亨信说:“文皇帝在位时,下诏让边防军队尽力开垦荒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现在为何忽然有这种举动呢?塞上的军队守卫边疆非常辛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百姓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皇帝采纳了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
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加城池的守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纷争着出城。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斩头。”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太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迟疑后带兵离开。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
正当这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日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对外抵御强敌,对内保卫京城。杨洪到京城守卫后,亨信又与朱谦共同守卫宣城,功劳显著。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亨信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皇帝答应了他。亨信回去八年后,在家中去世。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解多义。?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③飘飘乎如遗世之独立(?)?
④纵一苇之所如(?)
参考答案:①动词,攻克,攻下
②方位名词,位置低的
③动词,像
④动词,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复是过也。
A.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
B.句读之不知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D.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要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用法,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例句为宾语前置句;B为宾语前置;AC两项为定语后置;D项为被动句。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许善心,字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为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谓人曰:“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王法曹。?
? ? 陈亡,上遣使告之,善心素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敕书唁焉。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服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我诚臣也。”
?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日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无罪。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宿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议,其余皆议免罪。炀帝可免者之奏。
? 十四年,化及弑逆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叔而低徊若此?”
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返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注】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大负气。”命捉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遂害之。?(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八)
【注】舞蹈: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垂涕再拜受诏? ?涕:眼泪
B.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推:审问
C.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候:等候
D.虽不满日,阙于宿卫?阙:空缺
2.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 )
①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②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③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 ④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⑤忽自求死,岂不痛哉?⑥善心不舞蹈而出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都一一涉猎,被徐陵称为神童。
?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
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部下没有什么不同。
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
译文:?。
②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
译文:?。
参考答案:1.C
2.C
3.C
4.①他十五岁就开始有文字方面的能力,曾经写文笺给父亲的朋友徐陵,徐陵非常惊奇。
?②现今大概一个月,才开始翻供,宇文述有罪是明摆着的,怎能舍弃问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薄被自将。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
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惑为乱。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瑰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景云元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俊臣未至追还,恨之恨,怨恨。
B.瑰使按普思者按,审问。
C.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论,判处。
D.卒削相王辅政事卒,突然。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瑰“文贞”的一组是(?)(3分)
①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②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③立庙塔,役无虚岁
④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⑤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 ⑥卒削相王辅政事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瑰躬行孝悌之道:他的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感染到他人,因此左庶子张大安上表举荐他。
B.苏瑰为官清廉爱民:他严格要求自己,生活简朴。他劝谏武后为民着想,希望她少建庙宇。
C.苏瑰嫉恶如仇:郑普思的党羽遍布岐、陇,他们煽动诱骗百姓作乱。苏瑰逮捕郑普思,将其处以极刑。
D.苏瑰直言敢谏:他不按照当时的习惯给天子献食,在宴会上自我辩解时还讽谏皇上要体恤民情。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5分)
⑵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⑴郑普思的妻子凭借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因此中宗特下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得幸,被动,为……所宠。出入,随意进出。治,追究。“有诏勿治”补出省略。各1分,句义通顺[含人名全称]1分)
⑵仆射魏元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判处死罪。”(顿首,叩头。“瑰长者”,判断句式。枉,错。法,名词作状语,依法。各1分。句义通顺[含人名全称]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卒”在此是“最终”的意思。
小题2:①是说苏瑰考中进士,担任官职,③是说武后广盖庙宇,百姓劳役沉重,⑥是说宗楚客等人削除相王辅政,均和表现苏瑰“文贞”无关。做此题宜用排除法,如③是武后事,明显与苏瑰无关,则排除了B C,⑥是宗楚客等人的事,也明显与苏瑰无关,则又排除了D,则只能选A了。
小题3:错在“感染到他人”,原文是说“哀毁加人”,意思是悲哀伤心超过一般人。
小题4: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借代的词语外),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语句通畅。关键字:(1)“以”译为“凭”,“左道”译为“鬼道”“不正当的方法、门径”,“治”译为“追究”。(2)“顿首”译为“叩头”,“法”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依法”。句式:(1)“得幸”,被动句,为……所宠。“有诏勿治”,省略句,补出主语。(2) “瑰长者”,判断句,注意译出判断词“是”。
参考译文:
苏瑰,字昌容,是雍州武功人,隋朝时尚书仆射苏威的曾孙。科试得中进士,补为恒州参军。母丧期间极度悲哀。左庶子张大安上表荐举他孝悌,提拔为豫王府录事参军,历任朗、歙二州刺史。那时,来俊臣因贪淫罪贬为同州参军。人们担心来俊臣会再被起用,很多人写信给苏瑰,苏瑰将这些使者叱退说:“不才我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来俊臣还未到达所贬州就被召回,对苏瑰心中怀恨。因此,苏瑰连连外徙,不得入京。很久以后,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理位置很重要,且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张潜、于辩机都收取了好多万,而苏瑰只单身及简单行装,自我约束很严。武后建佛寺、立庙塔,没一年不派劳役。苏瑰认为:“浪费严重,虽然不要国库拿钱出来,但重要的是百姓的生产日见困难。百姓不足,君王怎能富足?天下的僧人尼姑有一多半是假的。恳请合并寺庙,定出僧人尼姑的数目,缺了再补。”武后觉得他说得很好。
神龙初年,入京任尚书右丞,封爵怀县男。苏瑰明晓法令,十分了解台省的旧章。当时的律、令、格、式均特命他删正。中宗复位,郑普思以妖幻之术任秘书员外监。他的党羽分布在岐州与陇州之间,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将郑普思逮捕入狱,穷追到底。郑普思的妻子以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因此中宗特下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苏瑰在朝廷力争郑普思不可赦,皇帝仍旧犹豫。司直范献忠——苏瑰让他审讯郑普思的人——进言:“苏瑰身为大臣不能诛杀叛逆小人而报答天子,犯了大罪,请让臣先诛杀苏瑰。”那时,仆射魏元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死罪。”皇帝不得已,将郑普思流放到儋州,其余党徒都处死。苏瑰后来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晋封爵许国公。那时,公卿大臣初次为官者,照例要献食天子,称之为“烧尾”,苏瑰初任仆射,独不进献。到侍宴时,宗晋卿嘲讽苏瑰,皇帝听了默不作声,苏瑰对皇帝解释说:“宰相一职,主管调和阴阳,代天治理万物。现在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宿卫兵中还有三天都没吃饭的,臣实在愚蠢不能称职,所以不敢烧尾。”皇帝驾崩,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任太尉辅政。韦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及苏瑰等人在禁中议事。宗楚客讨好说:“太后临朝,应该停止相王辅政。皇太后与相王有叔嫂不通问之礼。”苏瑰严肃地说:“遗制,是先帝的意思,怎能更改?”宗楚客等人生气了,终于削除相王辅政的事。苏瑰称病不入朝。景云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二,赐谥为“文贞”。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