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①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②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哒殡敛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憨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奇。(“甚”、“异”各1分,句意3分)(2)陶季直平常清苦达到极点,又隐居十几年。(“素”、“绝伦”、“屏居”各1分,句意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度:考虑)
小题2:(①表现陶季直“早慧”,③表现陶季直的“吏节”,④表现陶季直屈从世俗之见,三句均未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
小题3:(人们悲伤的是陶季直死后家无余财,而不是他的志向)
小题4:略
参考翻译:
陶季直,丹阳秣陵(南京)人。他的祖父陶愍祖,是宋朝(南北朝时期的宋)的广州刺史。他的父亲陶景仁,官至中散大夫。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愍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奇。陶愍祖曾把四盒银子放在面前,让孙子们各自来选,陶季直当时才四岁,只有他没有去拿。别人问他原因,陶季直说:“如果(祖父)有赏赐,应当先赏给伯父、父亲,不应该考虑孙子,所以我不拿。”陶愍祖对他更加感到惊异。陶季直五岁时母亲去世,他像成人一样哀痛伤心。起初,他母亲没病时,他受家命出家为僧;母亲去世后,家人才把他赎回来,陶季直抱着母亲号啕大哭,听到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到悲伤感动。
等到长大,(陶季直)好学,对于名利淡薄。开始被任命为桂阳王国侍郎、北中耶镇西行参军,他都没有赴任,当时人称他为“聘君”。因为父亲去世服丧三年,孝服除后,尚书令刘秉担任丹阳尹,引荐陶季直为丹阳后军主簿,担当领军功曹的职务。出任望蔡县令,很快因病免官。当时刘秉、袁粲因为齐高帝权势一天比一天显赫,想要图谋废掉他。刘秉一向敬重陶季直,想跟他商定计策。陶季直认为袁粲、刘秉是儒士,一定会导致颠覆败落,坚决推辞不肯赴任。不久,刘秉等人果然被诛。“
齐朝建立之初,陶季直担任尚书比部郎,当时褚渊是尚书令,与陶季直关系一直很好,接连让他出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务托付他处理。褚渊死后,尚书令王俭因为褚渊有极高的善行,想加谥号为“文孝公”,陶季直请示说:“‘文孝’是司马道子的谥号,他这个人恐怕不具有这样的美德,不如加谥号为‘文简,。”王俭听从了他的话。陶季直又请求王俭为褚渊立碑,他自己从始至终地保护着这碑,很有属下的操守,当时的人都赞美他。
他升迁为太尉参军。出京任冠军司马、东莞太守,他任职期间东莞郡被称为清静安定,回朝后,被任命为散骑侍郎,领军左卫司。转任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死后,明帝作为相国,铲除异己,陶李直不肯逢迎他,明帝很是忌惮他,就把他调出京城任命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关地区的长官,一向士人很少担当:有人劝季直登门表达谢罪之意,明帝召见了他,便留他,任命他为骠骑谘议参军,兼任尚书左丞。后又升迁为建安太守:治理政事崇尚清静无为,百姓感到安警。回朝为中书侍郎,王台府升迁为游击将军,兼任廷尉。
梁建立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常称官当到两千石;他的愿望就全达到了,没有致力于凡俗间的事物,就以病辞官归还故乡。天监初年,在家里被授予太中大夫。高祖说:“梁拥有了天下,竟见不到这个人。”天监十年,死于家中,享年七十五岁。
陶季直平常清苦达到极点,又隐居十几年,到死时,家徒四壁,子孙没有用来殡殓他的费用,听说这种情形的人没有不为他的操守感叹悲伤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卒破得舟,始皇以为贤勇?得:俘获
B.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度:考虑
C.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略:略微
D.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夷:铲平,削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
⑵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⑶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
⑷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
?
参考答案:
⑴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⑵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⑶如果放过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出使的人往来经过,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您也没有什么害处。⑷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多万的百姓,受别人的控制,我的主意已经定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