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五)
2017-07-31 21:47: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傅青主善书画[清]徐珂
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①君意,约以中秋夕为期,如天气晴爽,风定月明,当准备纸笔。”
至日,果晴爽,友大喜,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晡至昳②,始罢席。乃命侍者为研浓墨,骈两几,铺丈长玉版纸于上,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谓俟月上东向,秉烛为之。少焉,月出,乐甚,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钵,置旁几,屏退诸人,独自命笔。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傅狂叫,叹曰:“孺子败吾清兴,奈何!”遂掷笔搓纸而辍。友见其满头皆墨,汗下如雨,急取水为之浣濯,遣人送归。
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傅名,丐书庵额。以僧无行,不许。僧谂③某与傅善,啖④以重金,令转乞。甲不 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中,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曰:“家有屏。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既赐书,即求署款。”傅笑而许之。甲刓⑤此三字授僧,榜于门。
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节选自《清稗类钞·艺术类》)
(注)①重违:难违。②帙:太阳偏西。③谂:通“审”,详细了解。④啖:利诱。⑤刓:剜,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俟月上东向俟:等待
B.遂掷笔搓纸而辍辍:停止
C.丐书庵额丐:给予
D.傅睨之而笑睨:斜视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傅青主狂放不羁和刚正不阿的--组是(3分)
A.①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②孺子败吾清兴,奈何
B.①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②以僧无行,不许
C.①舞蹈踊跃,其状若狂②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D.①屡书,屡自拉弃之②遽索纸,纵笔为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友人为了求得傅青主的画,置酒与之痛饮,后来却因败坏了傅青主的清兴而无果。
B.傅青主对创作的时间有严格要求,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
C.甲为了回报和尚,设计骗取了傅青主的真迹,最后却因此断送了与傅青主的交情。
D.本文通过对傅青主的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书画家形象。
小题4:断句和翻译。(6分)
(1)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3分)
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扁鹊曰:“苹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于外,则为中害暴:突然。
B.病应于大表见:体现,反映
C.扁鹊乃使弟子子阳针砥石厉:厉害。
D.以熨两胁下更:交替,轮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闻其耳鸣鼻张
蟹六跪二螯
B.中庶子乃扁鹊言人报虢君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
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棉、允等之慢
D.使子豹为五分之熨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谢客就车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扁鹊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①邪气畜积而不得泄。?②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③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④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⑤有间,太子苏。?⑥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看到虢国都城里忙于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所以到宫廷门前向中庶子打听太子得了什么病。
B.扁鹊自告奋勇要救活暴病而死的虢太子,别人不相信,扁鹊进去诊视,虢太子耳鸣鼻张,身体还没变冷。
C.扁鹊指出太子只是昏迷而已,他用了针、熨和服药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医治,使虢太子苏醒过来,身体也逐渐复原。
D.扁鹊十分实事求是,认为太子本身就有活过来的生机,他不过促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2)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
(3)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



3、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田园将芜,不归?——胡:为什么。
B.三径荒,松菊犹存——就:快要。
C.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谏:劝谏。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观——遐:远。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四节诗句,完成问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节选《孔雀东南飞》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丝履?/?蹑:踏(穿鞋)?
B.本自无教训/教训:教养
C.?感君区区怀/?区区:愚拙?
D.?蒲苇如丝/纫:通“韧”,柔韧牢固
2.下列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暂还家去/吾今赴府?
B.誓天不负/还必迎取
C.君既若录/府吏丁宁?
D.隐隐甸甸/敢助妇语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受母钱帛多?
B.勤心养公姥
C.我有亲父兄?
D.昼夜勤作息
4.下列对文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一“拜”一“怒”,表现刘兰芝礼节周到和焦母的蛮横无理。
B.写刘兰芝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这里用了“赋”的手法,渲染出兰芝光彩照人的形象和刚强自尊的性格。
C.?刘兰芝用蒲苇自喻,向丈夫表示坚贞的爱情,并希望丈夫像磐石一样,永不转移。
D.第二段写刘兰芝忍住内心的痛苦与婆婆、小姑告别,从刘兰芝的话语中可看出她是不愿意再回到这个家来的。



5、单选题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各自东西南北(流淌)
B.安能叹复坐愁(动、行动)
C.举杯断绝路难(歌唱)
D.心非木石岂无(感慨)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