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A.①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②孺子败吾清兴,奈何 B.①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②以僧无行,不许 C.①舞蹈踊跃,其状若狂②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D.①屡书,屡自拉弃之②遽索纸,纵笔为之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
(1)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2)(我)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意思译对、语言通顺1分;“书”、“顾”译对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丐:请求)
小题2:略
小题3:(“非遇良辰不下笔”不等于“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
小题4:略
参考译文:傅青主凭书画著称,但不轻易为人创作书画。曾经有个朋友来求画,傅青主说“画画虽是微不足道的技艺,但是要用画笔描摹自然,我每次作画,都要先选择时机,不遇良辰不会动笔。今天难以违背您的意思,就约定在中秋夜,如果天气晴爽,没有风而且月色明亮,就准备纸笔为您作画。”
到了那一天,天气果然晴爽,朋友很高兴,知道傅青主喜欢喝酒,就和他痛饮,从午后一直喝到太阳偏西才停止宴饮。于是让侍者研了浓墨,拼了两张几案,铺上一丈多长的玉版纸,又拿出铁界尺压在纸的四角,说等到月上东方,好拿着蜡烛作画。过了一会,月亮出来了,他很高兴,让侍者取来一大钵研好的浓墨放在旁边的几案上,让周围的人都退下,独自提笔作画。朋友站在远处窥视,只见他手舞足蹈,那样子像发了狂似的。朋友径直快步地走到他背后,用力抱住他的腰。傅青主狂叫起来,叹息说:“你败了我的清兴啊,怎么办!”于是扔掉笔揉烂纸停止作画。朋友见他满头是墨,汗如雨下,急忙拿水替他洗干净,派人送他回去。
京师打钟庵落成,庵里的和尚仰慕傅青主的名声,请求他题写庵上的匾额。因为那和尚品行不好,傅青主不答应。那个和尚深知甲某和傅青主关系很好,便用重金引诱甲某,让他向傅青主转求。甲某不敢冒然转求,又考虑到无法回报和尚,后来想到一个办法,于是买来好酒请傅青主宴饮,又预先作了一首五绝诗,把“打钟庵”三个字嵌入诗中,趁着微醉,自己拿笔写起这首诗,多次书写,又多次亲自撕毁丢弃。傅青主斜视他笑了起来,甲某说:“家中有个屏风,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当时傅青主已醉,便说:“我替你书写,怎么样?”甲某高兴地说:“非常荣幸。”傅青主马上要来纸张,放手写了起来。甲某请求说:“你既然赐予我书法,就再请你写下自己的名字。”傅青主笑着答应了。甲某挖下“打钟庵”这三个字交给和尚,和尚把它贴刻在门额上。
有一天,傅青主偶然从庵前经过,惊讶地发现匾额上题写着自己的名字,笔法的确是自己的,他注视着,沉思很久,忽然回忆起先前替甲某书写的屏风诗有这三个字,才醒悟到被甲某出卖了,于是就与甲某断绝交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扁鹊曰:“苹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发于外,则为中害暴:突然。
B.病应见于大表见:体现,反映
C.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厉:厉害。
D.以更熨两胁下更:交替,轮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闻其耳鸣而鼻张
蟹六跪而二螯
B.中庶子乃以扁鹊言人报虢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棉、允等之慢
D.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扁鹊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①邪气畜积而不得泄。?②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③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④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⑤有间,太子苏。?⑥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看到虢国都城里忙于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所以到宫廷门前向中庶子打听太子得了什么病。
B.扁鹊自告奋勇要救活暴病而死的虢太子,别人不相信,扁鹊进去诊视,虢太子耳鸣鼻张,身体还没变冷。
C.扁鹊指出太子只是昏迷而已,他用了针、熨和服药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医治,使虢太子苏醒过来,身体也逐渐复原。
D.扁鹊十分实事求是,认为太子本身就有活过来的生机,他不过促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2)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
(3)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
(1)先生该不会是哄骗我吧?你凭什么说能够使太子复生呢?
(2)我听说你崇高道德行为的事迹很久了,却没有能够到您跟前拜见。
(3)因此天下人都以为扁鹊能够使死人复生。
本题解析:
小题1:厉:磨砺
小题1:A而:表示并列关系连词;B以:把/因为;C若:像,如同/如果;D乃:于是,就/才。
小题1:①是中庶子所说的太子的病情②写其忠贞④虢君的佩服之情。
小题1:扁鹊当时尚未进去诊视
小题1:①“诞”,哄骗;“之”,我②“窃”,我,私下③“生”,使……复生,救活
译文:
扁鹊行医到了虢国。虢国太子病死,扁鹊来到虢国宫廷门前,问爱好方术的中庶子说:“太子得了什么病,都城里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超过其他所有的事情?”中庶子说:“太子的病是血气不按常规运行,交错阻碍,而且不能通泄,突然发作,表现在体外,却是内脏受伤害所致。正气不能抵抗病邪,邪气积聚在体内而且不能发散,因而阳脉弛缓而阴脉拘急,所以突然昏厥死去。”扁鹊问:“太子死了多长时间?”中庶子说:“从鸡鸣到现在。”扁鹊又问:“收殓了吗?”中庶子回答说:“还没有,他死后还不到半天时间呢。”“请禀报说我是齐国勃海郡的秦越人。听说太子不幸死了,我能让他活过来。”中庶子说:“先生该不会是哄骗我吧?你凭什么说能够使太子复生呢?”扁鹊仰面朝天叹息说:“我秦越人的医疗方法,不需要等到给病人切脉、观察病人的气色、?听病人的声音、审察病人的体态。只要说出生病的部位,诊察到病人阳分的症状,就可以推知病人阴分的症状;诊察到病人阴分的症状,就可以推知病人阳分的症状。体内的病会反映在体表,据此可以推断千里远的病人的吉凶。决断的方法极多,不能停止在一个角度上看问题。如果你认为我的话是不真实的,请进去试着诊视太子,会听到他的耳朵有鸣响声而且鼻翼在翕动,顺着他的两腿抚摸到下身,应该还感到有体温呢。”
中庶子就进去把扁鹊的话报告给虢国国君。虢国国君听了,大为吃惊,来到宫廷的中门口接见扁鹊,说:“我听说你崇高道德行为的事迹很久了,却没有能够到您跟前拜见。先生行医到了我们这个小国,幸运地救助我,我们偏远之国、寡小之臣,真是太幸运了!”扁鹊说:“像太子这?样的病,就是人们所说的‘尸厥’。太子其实并没有死。”扁鹊于是叫弟子子阳磨利针和砭石,选?取三阳五会穴扎针。不一会儿,太子苏醒了。扁鹊就叫弟子子豹准备原方一半剂量的熨药,用减方的药剂混合煎煮,用来交替熨贴两胁下面。太子能坐起来了。再进一步调适阴阳气血,仅仅?服用汤药二十天就康复了。因此天下人都以为扁鹊能够使死人复生。扁鹊说:“我秦越人并不能起死回生,这是他本身有活过来的生机,我不过促使他恢复起来罢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四节诗句,完成问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节选《孔雀东南飞》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蹑丝履?/?蹑:踏(穿鞋)?
B.本自无教训/教训:教养
C.?感君区区怀/?区区:愚拙?
D.?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牢固
2.下列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
B.誓天不相负/还必相迎取
C.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
D.隐隐何甸甸/何敢助妇语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受母钱帛多?
B.勤心养公姥
C.我有亲父兄?
D.昼夜勤作息
4.下列对文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一“拜”一“怒”,表现刘兰芝礼节周到和焦母的蛮横无理。
B.写刘兰芝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这里用了“赋”的手法,渲染出兰芝光彩照人的形象和刚强自尊的性格。
C.?刘兰芝用蒲苇自喻,向丈夫表示坚贞的爱情,并希望丈夫像磐石一样,永不转移。
D.第二段写刘兰芝忍住内心的痛苦与婆婆、小姑告别,从刘兰芝的话语中可看出她是不愿意再回到这个家来的。
参考答案:1.C
2.D
3.A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