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三)
2017-07-31 22:18: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
(4)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8分)
满江红?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①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②成底事③?平凡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④。
注释:①严陵滩:东汉严光隐居时钓鱼的地方。②区区:有跋涉辛苦之义。③“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④从军乐:即指玉粲《从军行》一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
小题1:柳永,??朝 ??派词人。
小题2:选择对词的上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写“雨”、“川”、“帆”、“蓼”和“风”,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B.“飞短艇”的“飞”字,表现渔人归心似箭的喜悦之情。
C.“村落”寄托了词人和谐、宁静的生活理想。
D.一静一动,通过对比,表达词人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

小题3:词的下片运用了典故,请具体说出其表达效果。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②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②泠泠(líng líng):清凉;声音清越。
(1)颔联中“泠泠”两字在营造意境方面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因何寂寞?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寂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2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古歌(汉乐府)
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小题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愁”的?请结合诗句分析一下。(6分)
答:?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通假字》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