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07-31 22:45: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打麦
(宋)张舜民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鹖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大妇腰鐮出,小妇具筐逐。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脣。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田家辛苦可奈何。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小题1:诗句“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借农民的矛盾心理表现他们生活的辛酸,体现了诗人的恤民情怀,与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小题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5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小题2:?(1)描写手法的运用,上段通过对收麦环境、劳动场面和农民心理的描写,充分反映了田家生计的艰辛;(2)想像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下段展望食麦,不耕者饱食却还有余,力耕者无食被迫售粮,形成强烈对比,流露出强烈的恤民情怀,及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懑;(3)夸张手法的运用,描写麦子成熟之速,突出麦收的刻不容缓,渲染了农民抢收的紧迫性;(4)语言运用上,灵活多变,自由洒脱,质朴平易,任情而往,有乐府风味。(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答出其中任何两点,且结合艺术特色赏析即可得满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这个题其实就是变相地考查古诗句的默写,当然,首先得会熟练背诵《卖炭翁》一诗,然后结合例句,找出与其相类似意思的一句。
小题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无非就是从描写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来加以分析,并要注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韦郎中
张谓
星轺①计日赴岷峨,云树连天阻笑歌。
南入洞庭随雁去,西过巫峡听猿多。
峥嵘洲上飞黄蝶,滟灏堆边起白波。
不醉郎中桑落酒②,教人无奈别离何。
【注】①星轺(yáo):使者所乘的车。②桑落酒:古代美酒名。
(1)颔联、颈联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本诗尾联意蕴十足,请予以解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想象(虚写)、借景抒情。(2分)作者通过想象别后途中境遇以及归雁、啼猿、黄蝶、险波等景象,传达出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与神伤。(2分)
(2)在别离时只有醉饮才能承受这离别之苦(2分)。作者通过醉饮来躲避别离之痛,以貌似旷达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离情别绪和友情的深厚。(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①—②题。
橘诗
【南朝】虞羲
冲飚发陇首,朔雪度炎州。
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
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
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严寒天气,寒风自西北陇首呼啸而来,朔雪直达岭南炎州,肆虐逞威。
B.三四句写风雪过处,树木几乎无一幸免的景象:江南桂树摧折,漠北楸树凋零。
C.最后两句写中州橘树从来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但岁暮来临时也会忧心忡忡。
D.这首诗咏橘言志,在生动的描写之后,以议论抒情作结,主旨突出,意蕴丰富。
②请简要分析“独有凌霜橘”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C
②“独”是“仅仅”、“只”的意思,与风雪肆虐、桂楸摧折的凋零景象,形成对比(或:反衬、衬托),突出橘树傲然凌霜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橘树的赞美之情(或:寄寓了作者的高洁情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蔺相如墓①
[宋]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咏蔺相如
[明]高启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
注:①乾道六年(1170)秋,范成大于奉命使金,途经已陷入金人手中的邯郸,写下此诗。
1.这两首诗歌在体裁上均属于?,都借用?(手法)来委婉言志。(2分)
2.两首诗歌在写法和感情倾向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绝旬(七绝)、典故(2分)
2.写法:①范诗触景生情,以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进而借蔺相如典故言志,坚定信念。②高诗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正面直接吟咏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功绩,侧面以屈原极力反对楚王与秦王会盟之事衬托蔺相如的过人胆识。(每个要点1分。)
感情倾向:①范诗写面对着如当年的秦赵对峙一样的局势,决心以蔺相如为榜样,大义凛然,宁死也要保全国体。②高诗意在吟咏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功绩,以赞颂蔺相如的神勇。(每个要点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土国③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⑤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⑥,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⑨兮,不我活兮。于嗟洵⑩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②兵:刀枪等武器。③土国:国中挑填混土的工作。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⑤平:平定。⑥爰(?yuán):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⑦契阔:离散聚合。⑧成说:预先约定的话。⑨于嗟(xū?jiē):感叹词。阔:远离。⑩洵(xún):远。
1.诗中为什么写战马走失又在树林下找到这一细节?谈谈你的理解。
?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这四句诗流传千古的原因。
?


参考答案:1.这是诗歌中的一处细节描写,明写战马走失,实写战士思乡欲逃离战场,但战马又在树林下找到,喻战士欲归乡而不得。?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誓愿与“死生契阔”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