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
采 桑 子?
欧阳修
群芳过
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欧阳修致仕后,隐居颍州西湖作了一组《采桑子》词,共十首,此词是第四首。
(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4分)
(2)首句是全词的纲领 ,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1)运用了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1分),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1分)。落红零乱满地、杨花漫空飞舞、栏畔柳条尽日斜拂于春风中(1分),作者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
谧的美趣(1分)。
(2)全词实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暮春景象,虚写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2分),表达了作者繁华喧闹消失后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无所牵系的闲适心情(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
参考答案:⑴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5分)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每种答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语言通顺,给满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
(1)第一题实际上是考查炼字题。答题步骤:解释这两个字,并带回原诗描摹诗句,但要对比着说明作用和好处,对比之下才能得出谁更好的结论。
(2)第二题考查的是评价观点态度。
提问方式
①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
②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什么,有人认为则是表达什么,你同意那种看法?
③诗人对xx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④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方法点拨
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即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另外,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答题模式
1、明确你的观点
2、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句子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4)冰泉冷涩弦凝绝,?。?,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乱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半叶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驿站秋夜难眠图? (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3)呦呦鹿呜,食野之苹。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6)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8)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参考答案:
(1)粪土当年万户侯?(2)隰则有泮?
(3)鼓瑟吹笙?(4)鸡鸣桑树颠
(5)所以游目骋怀?(6)举匏樽以相属?
(7)长路漫浩浩?(8)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