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题目。(7分)
庾楼晓望①
(唐)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②阴处犹残雪,衙鼓③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注] ①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②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③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
小题1:诗题和颔联均有“晓”字,请列出诗中其他表示这一时间的若干词语。(2分)
小题2:此诗三联写景,一联抒情。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交融、衔接自然,也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不够协调。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5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
自有天公管。
注 宋自逊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动荡时期。
(1)请简要概括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2)“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如何评价作者这种人生态度?
答:?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1、“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任意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蝶恋花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小题1】“杜宇”即“杜鹃”,叫声凄惨。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其间旦暮闻何物? 。”(1分)
【小题2】赏析上片“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中“系”字的妙处。(3分)
【小题3】本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出词人何种情感?(4分)
5、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更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元和五年,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此地,并改名为愚溪。这首诗就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住在冉溪之畔时写的作品,写的是他迁居愚溪时写的作品,写的是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②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③榜: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柳宗元的诗是“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一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