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完成下题。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对诗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指安徽省滁县,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环滁皆山也”,这里的“滁”即滁州。
B.“独怜”句中的“怜”是可惜、可怜的意思,“涧边”就是河边、水边的意思。
C.“上有”句中的“深”,有树木茂盛、枝叶繁茂之意,写出了画意般的深邃。
D.“野渡”句中的“野渡”说的是野外的渡口。渡口在古代又称“津”,成语“无人问津”之“津”即是此意。
2.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作者俯视水边,看到的是一幅百草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画面,暗示这是一个暮春时节。
B.第二句作者从俯视转为仰视,通过对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画面的幽美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C.第三、四句打破了前两句的均衡和谐,既有飞动的情景,又有潮声、雨声的交响,渡船横卧又和春潮飞雨融会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立体美感。
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滁州西涧的春景,静中有动,画中有声,而写动景和声响则是为了衬托画面之静。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本词记梦,上片扣住“? ? ?”两字(原文)写,下片扣住“? ? ?”两字(原文)写。
2.结合全词,简析下片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①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假托—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此间:“语不深而情深,千古离别之词,以此为最。”请问词的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4分)
②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出语不凡,感人至深,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小题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5、其他题 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淇水汤汤,?。(《诗经·氓》)
小题2:青青子衿,?。(曹操《短歌行》)
小题3:?,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4:暧暧远人村,??。(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5:??,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小题6:波光里的艳影,??。(徐志摩《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