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①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的卢,古代有名的战马。
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下阕所言“君王天下事”指抗击金兵,收复中原。全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 的悲愤心情。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小题1】从诗句内容看,诗人思家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写出三点。(3分)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歌中有一个特写镜头,形象地描写了诗人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请找出这一诗句。(1分)
【小题3】三四两句写“思家”独具匠心,请赏析。(2分)
3、单选题 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
霜齿一咬
噢,那样轻轻
就咬出一掌血来
A.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此即古今诗人之所以悲秋也。
B.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
C.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
4、阅读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中。通过旅夜所见星垂、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这首诗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____________(①首联 ②颔联 ③颈联 ④尾联。填写序号)。
3.(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写出本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清·王琦:丁龙友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太白壮语也。子美诗‘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予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清代的王琦表达了和丁龙友不同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题1: 《月夜忆舍弟》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5分)
小题2: 两首诗都是怀念兄弟的诗歌,根据你对两位作者生平的了解,说说这两首诗在感情上有什么差异?(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