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06 07:25: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⑴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五人墓碑记》)
⑵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离骚》)
⑶怨不在大,??,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⑷顾吾念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6分)
望蓟门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①燕台,即幽州台,战国时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
②三边,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③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 间。”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④ 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小题1:“燕台一去客心惊”,结合全诗分析“客心”因何而“惊”?(3分)
?
小题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5、其他题  (2013·高考重庆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檠弓弩,______________,给其衣食。(班固《苏武传》)
小题2: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__。谁家今夜扁舟子?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3:千骑拥高牙,______________,吟赏烟霞。______________,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识记字音》..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