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A.郁怒恨之 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恐诛,乃上书肃宗自讼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夫帝者为善,则天下之善咸归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送宗伯乔白岩序
(明)王守仁
大宗伯①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②而论学。
礼部尚书乔白岩先生将往南都,到我处来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
我说:“学贵专。”乔先生说:“对。我小时候喜欢下棋,以至吃东西不知道滋味,入寝也不想睡觉,眼睛不看别的,耳朵不听别的,大概一年就压倒了同乡的人,三年后整个城里没有可以抵挡我的人。学果真是贵专的啊!”
阳明子曰:“学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③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哉!”
我说:“学贵精。”乔先生说:“对。我长大后喜欢文词,于是字字探求,句句搜集,研究各种史传,考究诸子百家,开始时企望考察到唐宋,最后渐渐深入到汉魏。学果真是贵精啊!”
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我说:“学贵正。”乔先生说:“对。我中年时喜欢圣贤之道,对于下棋我感到后悔了,对于文词我感到惭愧了,我不再把它们放在心上了,您认为怎样?”
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④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惟精惟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
我说:“行啊!学下棋虽然叫做学,学词章虽然叫做学,学道虽然也叫做学,但结果却大不一样。道就像大路,此外便是荆棘丛生的小路,很少能够到达目的地。所以专于道这才能叫做专;精于道,这才能叫做精。只是专于下棋而不专于道,这种专便是沉湎;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这种精便是癖好。道可是又宽广又博大的,文词和技能从道中来,但若只拿文词和技能来做学问,离开道就远了。所以做学问不专就不能做到精,不精就不能明达其中的道理,不明达道理就不能做到真心诚意,所以古人说‘惟精惟一。’精,精到的意思,专,专一的意思。精到就能明达,明达就能真诚,所以明达是精到的体现,真诚是专一的基础。专一,是天下最大的本源;精到,是天下最大的功夫。连天地万物生成发育的大道都明白了,何况是文词技能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呢?”乔先生说:“对极了!我将在这上面用尽一生,只是后悔这已经太晚了。”
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⑤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耄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⑥?”
我说:“这岂是容易的啊!一般在高位上的人不讲究学业也很久了。从前卫武公九十岁时还向国民诏告说:‘不要因为我年老了而丢掉我’。先生的年纪只有武公一半,功业却可以成倍地超过他,希望先生无愧于武公啊!我又怎敢忘记国士因真情相交而提出的忠告呢?” ——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
【注释】①大宗伯:礼部尚书别称。②阳明子:指王守仁。会稽山道家称“阳明洞大”,王守仁结庐其间,故自号阳明子。③鸠:通“勼”,搜求。④僻:通“癖”,癖好。⑤卫武公:姓姬名和,西周时人。《国语·楚语上》载卫武公语:“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⑥交警:以交情之深而忠告之。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阳明子而论学——过:拜访
B.盖一年而诎乡之人——诎:使…折服
C.盖始而希迹于宋唐——迹:搜寻
D.然而其归远也——归:归属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之”字,与“知天地之化育”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3.下列用“/”给文中加粗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
A.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
B.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
C.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
D.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
4.综观全文,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做学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以处士为法法:标准,规范
B.卒而反葬应山反:反而,却
C.悉散以赒乡里赒:周济
D.乃表其墓表:作动词,树碑刻文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连处士可作世人表率的一组是(3分)
①以一布衣终于家?②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③因不复仕进?
④出谷万斛以粜?⑤厚遗以遣之?⑥为之罢市三日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境界。
B.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C.连舜宾曾经到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
D.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3分)
?▲?▲?
(2)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4分)
?▲?▲?
(3)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3分)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