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①卒虽甚喜,而莫知贼意 ②闻檐瓦声,已跃而下 B.①所属解一贼至 ②卒从其言,所得愈丰 C.①彼处人闹,何以取? ②密以酒肉与贼 D.①京城闤闠之区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C.(遗,读wèi,赠送。)
小题2:B.(A①表转折;②表修饰。B都是“所字结构”。C①凭借;②拿。D①助词,的;②代词,它。)
小题3:C(放犯人外出,是遭到了受贿犯罪的威胁。)
文言文参考译文:
京城繁华市区,盗贼很多,行踪诡秘,不容易彻底缉捕。赵尚书担任临安府尹时,有一贼每次在人家中作案后,一定用白粉在门壁上写下“我来也”三字,虽然追捕很严,但还是久久捉拿不到。“我来也”的名声,哄动了京城。大家不说捉贼,只说捉“我来也”。
一天,下属押送一个贼犯来到,说他就是“我来也”。马上送到监牢审讯,他一点也不承认,又没有赃物可作证明,未能结案判其入狱。那人在拘禁期间,忽然偷偷地对牢卒说:“我固然经常作贼,但不是‘我来也’,现在我知道自己无法逃脱了,只求你好好照看。我有白金若干,藏在保叔塔上某层某处,你可以去把它取回。”牢卒想塔上乃是游人往来频繁之地,(不可藏金),以为是戏弄他。贼人说:“别怀疑,只管去,那里正作佛事,点燃塔灯一宿,逗留一整夜,就可以得到手了。”牢卒听从了贼人的计谋,果然得到白金,非常高兴。第二天清早进入监狱,牢卒偷偷地送酒肉给这贼人。过了几天,贼人又对牢卒说;“我有东西一坛,放在侍郎桥某处水中,你可以再去取回。”牢卒说:“那里人多,凭什么取回?”贼人说:“教你家里人,用箩筐装着衣裳,到桥下去洗,偷偷地把坛子放进箩筐,再用衣裳盖好,抬回就行了。”牢卒又听从了他的话,这次得到的更多。第二天,牢卒又送酒食给贼人,加以慰劳。牢卒虽然很高兴,但不知贼人是什么意思。
一天晚上,已打二更。贼人低声对牢卒说;“我想出去一会儿,四更以前赶回,决不连累你。”牢卒说:“不行!”贼人说:“我一定不连累你,即使我不回来,你因失掉囚犯,必然会受到罪责,而我送给你的,尽可以维持生活。假若你不听从我,却恐怕会有比这更悔恨的事情!”牢卒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放走。牢卒坐下来等候,他正在忧虑烦恼之时,听到房檐瓦响,贼人跳了下来,牢卒非常高兴,重新给贼人加上镣铐。刚天亮,开牢门,听到某门张府报案说:“昨夜三更,被盗,丢失好多器物。贼人在府门上写下‘我来也’三字。”府尹拍着桌子说:“差点儿错断这个案子,怪不得他不承认。”只是以不应该犯夜禁,把在押的那个贼犯,打了一顿板子,驱逐出境了事。牢卒回到家里,他老婆说:“我半夜里听见敲门,恐怕是你回来,赶忙起身开门,只见一人把两个布袋丢在屋里就走了,我于是把它藏起来。”牢卒打开一看,都是金银器皿,才知道是张府被盗走的东西,又用它来贿赂牢卒,贼人竟因此逃脱性命。虽然以赵府尹的明察洞见,但还是猜不透贼人的奸滑,贼人真算得上狡黠了!牢卒于是以疾病为由辞职,从容地享乐终身。死后,儿子不能守业,把留下的财宝都花光了,才对别人说出这件事。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与韩荆州书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编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选自《李太白全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好剑术,偏干诸侯——干:得罪
B.笔参造化,学究天人——究:学问
C.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见:接见
D.未下车,即辟荀慈明——辟:征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何令人之景慕/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
B.岂不以有周公之风/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
C.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D.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白“充满自信”的一组是(? )
①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②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③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④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⑤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
⑥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提醒韩荆州不要因自己富贵就蔑视地位低微的人,他们人数很多,其中一定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
B.李白十五岁流落楚汉时爱好剑术,冒犯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写了许多文章,又与很多卿相显贵有矛盾。
C.李白认为韩荆州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作品一经他的品评认可,自己就可能扬眉吐气、激励昂扬、气概凌云。
D.韩荆州对各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非常感动。
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若 赐 观 刍 荛 请 给 纸 墨 兼 之 书 人 然 后 退 扫 闲 轩 缮 写 呈 上 蔗 青 萍 、结 绿 长 价 于 薛 、卞 之 门 幸 惟 下 流 大 开 奖 饰 惟 君 侯 图 之。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D
4.C
5.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6.①今天下人认为您决定文章的命运。②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励昂扬、气概凌云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1)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注]?○1锻炼:打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答案:1.B?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寡人之过也——是:判断词。
B.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
C.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D.越国以鄙远——鄙:边疆、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当做边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则”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一项是【?】
A.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连词,就,表并列;其余连词,假使、如果,表假设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