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牵衣顿足拦道哭,_____________。李白《兵车行》
3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 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小题1:词的上片中“新月与愁烟,满江天”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所使用的表现手法。(5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下列题目。
采桑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稳泛平波任醉眠”中的“任”字用得好,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小题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不会再来看望自己?(4分)
?
?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
?
5、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诗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尺素”喻指“书信”,情感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相对照,更加突出了词人的悲慨之情。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诗句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在色彩上别具匠心,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句运用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更加突出一个“愁”字,显示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般不舍昼夜,无穷无尽。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