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汉①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②。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③。
【注】①江汉:长江,汉水。②苏:好转。③存:留养。此二句用“老马识途”典故。
(1)颔联与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出什么样的图画?(4分)
答:?
(2)结合诗歌内容,试分析诗歌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
答:?
参考答案:
(1)“片云”“ 永夜”,对比,“落日”“秋风”,借代;(提到对偶也可)落日残照,风片云,游子迁客思乡念亲图。
(2)“江汉归客” “乾坤腐儒”,抒发远离家乡、报国无门的伤感抑郁;“心犹壮”“老马长途”,抒发年纪虽老、壮志犹存的自强不息与报国热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青门引·春思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小题1:从意象入手分析这首词的意境。(4分)
小题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择其较主要的一种,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通过风雨、寂寞的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2分),塑造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意境(2分)。
小题2:本词主要运用了抒情、烘托、炼字、象征、拟人等手法,前三种较为主要,可以从中任选一种加以赏析。
示例一:这首词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词味含蓄隽永。(3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这首运用了烘托的手法。(1分)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至晚才停,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烘托出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3分)
示例三:这首词精于炼字。(1分)“乍”“还”“方”精确地表现出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暗切微妙人情。一个“醒”字,暗示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那堪”二字,则揭示出为秋千影所触动的情怀之深。(3分)
示例四:这首词运用了象征的手法。(1分)“残花”象征沧桑的人事,暗含词人对美好破灭的痛惜之情;“重门”象征紧闭的心扉,深刻地表现出词人抑郁的心灵。(3分)
(若答“拟人”可从“送”入手赏析,分析合理,也可酌情给1-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先从诗歌中找出作者所选择的意象,分析出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所营造的一种氛围。组织语言即可。
小题2:题目中非常明确的指出诗歌中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由诗歌的特点“诗言志”和诗体可首先分析出涉及到的抒情手法,再具体到诗歌内容,涉及到练字和多种我们常用的表达技巧。这样结合诗歌内容可分析出,合理组织语言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渡江
[明]李东阳①
秋风江口听鸣榔②,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③,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注]①李东阳:明代茶陵人。成化八年,以礼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后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这首诗是诗人主持应天乡试时所作。在乡试放榜后,诗人从南京渡江经扬州北上,恰逢重阳,佳节思亲,因赋此诗。②鸣榔:捕鱼时敲打船舷所发出的声响。③瓜步:镇名,东临长江。后面的建康、真州和维扬,分别是今南京、仪征和扬州。
(1)首联交代渡江的时令、景色和_______;颔联以万里长江之永恒______百年人生之短暂,寓情于景。
(2)颈联、尾联连用四个地名,流转自如。比较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比较两者所抒发的感情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心境 反衬
(2)同:都抒发了归乡的喜悦之情。
异:杜甫之喜既是个人之喜也是家国之喜,且长期离乡背井,故思归急切;李东阳之喜纯是个人之喜,且只是小别妻孥,故思归舒缓。(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一空1分,共8分)
(1)子曰:“岁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论语》)
(2)____?_,__?_。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3)?,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4)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参考答案:
①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舍昼夜
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③泻水置平地,安能行叹复坐愁
④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元)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蘋、红蓼:水边生的草本植物。
小题1:这首元曲的开头两句写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对曲中塑造的渔夫形象,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精心选取“黄芦”“白蘋”“绿柳”“红蓼”四种景物,色彩明艳,相映成趣;(2分) 渲染出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特点,活画出渔夫垂钓的优雅环境,映衬着渔夫高洁脱俗的品格。(2分)。
小题2:渔夫是一个垂钓于秋江,以鸥鹭为友,不识字却能笑傲王侯的形象;(2分)他是作者忘掉机心、鄙弃功名的高尚德操、理想人格的化身。(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时先答出开头两句描写的景物,再分析其写景所用的手法和作用。
小题2:抓住描写渔夫形象的语句“有忘机友”“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等来分析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