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①是所谓呈身御史也 ②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 ③愿趣补其阙,多进正人以壮本朝 ④两省正言久阙 ⑤力争之 ⑥愿信之勿疑,守之勿失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越的两座城堡给西夏人,认为如果自己不给,西夏人就会停止要。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皇帝下诏书让近臣推荐御史,推荐的人中意王岩叟,但还没有和王岩叟相识,于是有人告诉王岩叟可以去拜见一下。(关键词:举、意属、或)
(2)(还是)人才难以称意,不如空着那位置呢?(关键词:称、虚)
(3)并不是说一个人能这样,而是这一类的人应和的多,上下互相蒙骗,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关键词:然、应、蔽蒙、祸胎)
本题解析:参考译文
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年幼时,话还说不好就已经认识字了。十八岁的时候,参加乡试、省试、廷对都是第一。调任栾城簿、泾州推官, 刚刚两个月,听说弟弟去世了,于是辞官回家奉养父母。皇帝下诏书让近臣推荐御史,推荐的人中意王岩叟,但还没有和王岩叟相识,于是有人告诉王岩叟可以去拜见一下。王岩叟笑着说:“这就是所说的自荐求仕的御史。”最终王岩叟也没有去拜见。
质孤、胜如这两座城堡,西夏人把它们当做地形险要土地肥沃的地方,极力争取它们。守卫边境的将领想把这两座城堡交给西夏人。苏辙赞同这种主张,上奏说:“近来边关奏章频繁,西夏人志在得到这两座城堡。如今是盛夏时节尚且如此,到了秋天自然可以预料,不如早早定下主张。”苏辙的意思是把两座城堡赠给西夏。王岩叟说:“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地方,怎么可以轻易放弃,不知道给了西夏人以后,他们还会不会再来索要其他的呢?”赠地的主张于是得以停止。
元祐六年,王岩叟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王岩叟到朝廷谢恩,太皇太后说:“了解你的学识和名望,所以才破格提拔任用你。”王岩叟又拜了两拜谢恩,上前一步说:“太后垂帘听政以来,接受各种好的建议,凡事都合乎人情,因此朝廷清明,天下安定。希望您能坚持这种做法而不要怀疑,坚守这种做法而不要停止。”又稍稍上前而面向哲宗说:“陛下今日学习,应该认真地辨别忠奸。忠臣在朝廷,朝廷就会安定,奸邪之人进入朝廷,朝廷就会有不安定的情况。并不是说一个人能这样,而是这一类的人应和的多,上下互相蒙骗,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太皇太后和哲宗都认为王岩叟说得非常正确。宰相刘挚被御史郑雍弹劾,王岩叟多次上奏章救护。刘挚离开相位后,御史就诬陷王岩叟,说他与其是同党,王岩叟被贬为端明殿学士,任郑州知府。第二年,调往河阳,几个月后,王岩叟去世,时年五十一岁。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遥襟甫畅——甫:美好
B、命途多舛——舛:乖违,不顺
C、识盈虚之有数——数:定数
D、君子见机——机:预兆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穷睇眄于中天——穷且益坚
B、气凌彭泽之樽——岂效穷途之哭
C、极娱游于暇日——屈贾谊于长沙
D、奉宣室以何年——处涸辙以犹欢
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天柱高而北辰远
C、控蛮荆而引瓯越
D、蟹六跪而二螯
4、下列对文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恨世俗而放任自流。
参考答案:1、A
2、C
3、A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①以振②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晏子春秋》)
注释: ①交游,朋友。②振:同“赈”,救济。
解释:其(?)?致(?)?延(?)?施(?)
君(?)?进(?)
译文:
?
?
?
?
?
?
?
参考答案: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本题解析:
见译文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
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殊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渍。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
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③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选自《明史·李文忠传》,有删改)
[注]①僇:同“戮”;②阃外:朝廷之外;③踔厉:精神振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士诚寇严州 寇:侵犯
B.薄上都 薄:迫近
C.天雨雪 雨:雨水
D.帝雅爱重之 雅:非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国家之事在此一举
B.濒死者数矣/擅人民居者死
C.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阃外之事苟利于国
D.以舍人将亲军/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
3.下列各句中,添加的省略成分有误的一句是(? )
A.令(其)从己姓
B.御之(于)东门
C.(士诚)复击败之
D.(文忠)以二营委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年幼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跟着父亲在乱军中辗转反侧,后来投奔了朱元璋,并改姓为朱。
B.在新城之战中,李文忠向众将士发誓绝不会贪生怕死,他身先士卒,率军大败张士诚手下的军队,因此,朱元璋将他召回并设宴慰劳他。
C.进攻庆阳途中,李文忠听说大同被元军包围,于是提出将军接受君命在外面作战,可以随机应变;他率领军队大败元军,解了大同之围。
D.李文忠曾经劝说朱元璋不要多用刑罚,并对他东征日本表示异议,还批评宫中宦官太多,最终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因而被解除了兵权。
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文忠帅跦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C
4.D
5.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风发/遏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
6.①李文忠率领殊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离新城十里的地方驻军。(译对“帅”和“军”:帅,通“率”,率领;军,驻军)
②一个士兵借了老百姓家一口锅,李文忠将他斩首示众,于是城里安定下来。(译对“徇”和“帖然”:徇,示众;帖然,安定的样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