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十)
A.久之,授朝邑尉 古之学者必有师 B.而不杀武三思 吾尝终日而思矣 C.以功授中书舍人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D.幽求自谓有劳于国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临淄王入宫诛杀韦庶人(或译为“平民韦氏”),幽求参与重要谋划,这一天夜里号令诏书都出自刘幽求的手。(“诛”“大”“是”“一”共2分,句意1分)
(2)崔湜等人都与太平公主结党,日夜密谋,如果不早做打算,将产生大的危害,皇帝将不能够高枕无忧了。(“与”“阴”“且”“太上”3人,句意1分)
小题5:翌日/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迁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年六十一/赠礼部尚书。
本题解析:
小题1:“望”应解释为“愿望,心愿”。
小题2:A.音节助词/的;B.却/地;C.凭借/拿;D.都解释为“对”。
小题3:C项“诬告崔湜谋反”不对,崔湜等人依附太平公主,有反叛的计谋是事实,幽求并非诬告。
小题4:略
小题5: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遣督邮至,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渊明不解音色,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学善属文属:连接,连缀,引申为写作
B.造饮辄尽造:置备
C.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躬:亲自
D.毕,还复著之著:穿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为乡邻之所贵②既自以心为形役
B.①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②鸟倦飞而知还
C.①以亲老家贫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郡将候潜,值其酒熟②实迷途其未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潜自幼怀有高尚的品格,博学善文,受到乡邻的重视。
B.陶潜因家境贫困,父母年迈,不得不去做官,又因无法容忍官府的束缚,所以不久便又辞官。
C.陶潜有志过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怎奈身体瘦弱多病,不得不再次出来做官。
D.陶潜先后多次出仕,分别做了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著作佐郎等,终于不能忍受官府的束缚,彻底辞官回家,并写下《归去来兮辞》一文。
小题4:翻译句子(6分)
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1)他对亲戚朋友们说:“我想要用弹琴唱歌来作为贫居(隐居)生活的费用,做得到吗?”(“弦”,“资”为重点实词,语义通顺。)(2)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情感,但申诉不被允许。(“但申诉又得不到准许”也可))(要点:“则”、“告诉”翻译准确,句意正确)
本题解析:
小题1:造:到……去。根据前句“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就可推测出此句中“造”是“到……去”的意思。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A.均表被动,B①表转折②表承接,C①因为②表目的,D①代词,他的②语气助词。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3:根据“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是征,陶渊明并没有去就职。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4:翻译第一句时注意“弦”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弹琴;“资”解释为费用;第二句时注意“则”解释为却,“告诉”为古今异义词,解释为申诉。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陶潜,曾祖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他屋旁有五棵柳树,就用“五柳”做他名字了。先生安闲文静,沉默寡言,不慕荣誉,也不追逐利禄。爱好读书,却不怎么讲究对于字句的理解,往往对书中意义有所体会,便高兴得忘记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经常得到。亲朋故旧知道他这样,有的就备酒请他去喝。他一去就要喝个痛快,图个大醉。醉了就回家,一点也不留恋。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他忘记了世俗得失,用这种超然世外的态度度过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因为父母年迈家里贫穷,他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没几天就辞职回家了。州里征召他为主簿,不去就职,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他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姑且想做个文官,把这作为补贴家用的资本,可以吗?”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向来简朴自爱,不在私下巴结长官。年末,恰逢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当天将印绶交还辞职,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年,征召为著作郎,不去就职。江州刺史王弘想要认识他,但是却不能叫他来(指叫陶潜来他府上)。陶潜曾经去庐山,王弘命令陶潜的老熟人庞通之携带着酒肉,在他前往庐山的道路栗里那里邀请他。陶潜的脚有疾病,他让一个门生的两个儿子用篮舆抬他,已经到达栗里这个地方,庞通之邀请他一起喝酒,陶潜欣然同意。不久王弘就到了,看到陶潜坐在篮舆上,也不生气。曾经九月九日没有酒,走出宅边菊丛中坐着,很久,满手拿着菊花。忽碰上王弘送酒来,马上就喝,喝醉酒就回去。潜不通晓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张质朴的琴,没有琴弦,每喝酒恰到好处时,就抚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无论尊贵和卑微的人来拜访他,有酒就设宴。陶潜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一次,郡将(官职名)拜访陶潜,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潜就取下(郡将)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后,又把葛巾让他戴上。?
陶潜从少年时就喜欢读书,也爱闲静,打开书卷,读书有了感悟,便高兴地忘了吃饭。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就像羲皇。?
元嘉四年,朝廷将要征召他去当官时,他却死了。死时年龄已经六十三岁了。世人都称他为靖节先生。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
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
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
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觉,痛咎谢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②
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小题4: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
本题解析:
小题1:
小题1:
小题1: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出产侏儒,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同情他们生离死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出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死了,死时七十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成语的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