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08 01:25: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 ]


A、《水浒》和《聊斋志异》
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2、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段文字中有几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①最伟大的与优秀的人物中间,②巴尔扎克是首当其冲者。③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④因此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⑤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⑥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⑦我们从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⑧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l)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桥梁垮塌事故中已有23人遇难,6人失踪,___________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
(2)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___________我们终将分离。 ?
(3)他在香港出生长大,十几岁时又随父母移民去了国外,普通话___________不纯正。 ?
(4)沅水数百年来日夜流经这群山环抱中的湘西小镇,为小镇带来了不竭的生机,此地真可谓___________,钟灵毓秀。 ?
A.抢救?即使?不免?水秀山明?
B.营救?虽然?难免?水秀山明 ?
C.抢救?即使?难免?水木清华 ?
D.营救?虽然?不免?水木清华



4、其他题  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携幼入室,有酒盈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臣无祖母,?;祖母无臣,?。(李密《陈情表》)
(3)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波》)
(5)?,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6)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
(7)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其五)



5、单选题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笔到电脑,汉字的书写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化,认识汉字和书写汉字逐渐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家现在可以预见的是,不太遥远的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表现出一些普遍的共性—— ??,所以,重点在于,?,让我们的文化生态稳定而绵长地延续下去。
①我们又该如何拯救汉字书写问题呢
②认识汉字、受过汉字书写的训练,但却更多地依赖间接书写
③汉字的书写能力是否真的到了需要拯救的时候
④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书写的变化会越来越快
⑤输入法的时代中,汉字的书写究竟何去何从
⑥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裂缝之中,找到维系文化的纽带
A.⑥⑤③②④①
B.⑤③①②④⑥
C.⑥③⑤④②①
D.⑤①③④②⑥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