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秋日。断肠,销魂。
小题1:贺诗中的“裁”字,李诗中的“逐”和“拂”字,用词有什么特点?对表现诗的意境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李诗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具体分析诗中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诗人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贺诗中的“裁”字用拟人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美丽,而且把“似剪刀”的视之无形的春风形象化地描绘出来。春风“裁制”出美丽的春色,是对大自然活力的歌颂。李诗中的“逐”字用拟人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拂”字形象地描绘了柳枝同舞女一同翩翩起舞的姿态,有动态美。
小题1:运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凋零。春柳婀娜多姿,生气蓬勃;秋柳在寒秋中又当斜阳,再加上秋蝉哀鸣,更显零落憔悴。通过强烈的对比描绘,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字。用字好,好在其用了恰当的表现手法,非常生动形象的写景抒情。答题时要指出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贺诗抓住歌颂,而李诗则抓住其轻盈与动态。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东风代表春天,而清秋则指秋日,可见其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写清秋一般表达哀伤、悲叹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鹤思太清
朱熹
?孤鹤悲秋晚,凌风绝太清①。
一为栖苑客,空有叫群声。
矢矫千年质②,飘摇万里情。
九皋③无枉路,从遣碧云生。
注:朱熹: 南宋著名思想家。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①太清:天空。②千年质:古代以鹤为长寿的仙禽,故此称千年质。③九皋:深远的水泽地。
(1) 简析“空有叫群声”中“空”字的妙处。(4分)
答: ?
(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孤鹤”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1)答:、“空”字,写出了孤鹤徒然为失群呼鸣,突出了孤鹤孤独凄凉之极。(2分)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字里行间寄寓诗人感伤叹婉的情怀。(2分)
(2)答: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1分)描写了一只失群的仙鹤,被关入园林之中,虽有漂游万里的雄心,却不能展翅飞翔,(1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摆脱束缚,充分施展自己抱负的情怀,以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这种理想的悲哀。(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对《山居秋暝》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山居秋暝”中“暝”字“日暮”“傍晚”的意思,与“奄奄日欲暝”意思相同。
B、“天气晚来秋”中“晚来秋”的意思是山中的秋天来得特别晚,眼下还不像秋天的景色。
C、“竹喧归浣女”中的“喧”是“喧笑”之意,“竹喧”即“竹林里传来一阵喧笑声”。 D、“随意春芳歇”中的“春芳歇”意为“春天的芳华已消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静寂。
B.第四句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时断时续的动与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霜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竞何成!
注: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边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下垂的样子。
1.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首诗中,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2.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前四句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四句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