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08 02:01: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1.古人作诗讲究形神兼备,说说前两句怎样表现芭蕉的形和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会、暗”两字,谈谈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 遥 望?
曾 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注]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伊吕:指辅佐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此词时,正推行变法。
这是一道咏史词,凡咏史之作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达了王安石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8分)
上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小题1:《上邪》中列举了五种不可能发生的现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样写带来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
小题2:这两首诗所运用的艺术技巧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好处?(4分)



5、阅读题  元杂剧最有名的作家是__________.代表作是《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