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四)
A.对“东方主义”的反省,伊斯兰知识分子较有成就,但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依然无法改变自身在“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中的处境。 B.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于伊斯兰世界,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它造成中国的落后、停滞。 C.英国学者透纳认为,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只有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东方主义”才能够终结。 D.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西方开始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比如《时代》杂志对中国的肯定。这说明弱者现实权力发生改变必然会向话语权方向渗透。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⑴“西方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⑵这只是个开始,不必志得意满,要认清他们的主观期待,防止上当受骗(这是西方有求于我们)。⑶它瓦解了中国的“自认劣等的意识”,使我们有可能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本题解析:
小题1:B因果倒置。第一段中:到19世纪定形,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小题2:C“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错,原文 “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是说在经济改变之后,寻求权力的改变,才会有东西方的关系的改变。
小题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找到答题区域,应是在文本中最后两段。一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二是西方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可以欣慰,但大可不必志得意满,西方和中国一样,要努力改变的多着呢!三是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逐渐改变,至少等于瓦解了中国的“自认劣等的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
同学们都参加工作时,她将自己锁在家里,没日没夜地啃那厚厚的司法考试复习资料。第一年没成功,她有些沮丧;第二年又失败了,她感到了气馁,她一再安慰自己:坚持,明年一定能行。第三年、第四年,连续的打击让她不禁心灰意冷。看着父母日益苍老的背影,看着他们每天都盼着她成功,她让他们等了四年,四年来,父母都笑着对她说,孩子,没关系,下次再来。为了父母,她鼓起勇气再试一年,然而,失败缠上了她。
得知成绩的那一刻,她想到了死。3月4日下午2点36分,她在“法专在线”的社区论坛上发了名为《爸爸妈妈请你们原谅》的帖子:连续五年参加司法考试未通过,我付出太多,太累了……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很多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绝笔帖",他们纷纷在后面跟帖,劝她不要做傻事,要坚强,要多为父母考虑,要知道年轻就是本钱,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网友专门跟帖描述自己类似的经历,告诉她生活的阴云其实很容易过去,他们曾经遭受过更大更猛烈的挫折,可他们现在都过得很好。
网友的留言她都看到了,她还看到了论坛版主多次发来试图跟她联系的消息。她脑中想的却是,如果活下去,势必拖累父母更久,他们早就到了该享福的年纪啊。她于是又一次发帖:谢谢你们,我已经决定了。
之后,她捏紧了口袋中的安眠药。她想找个结束烦恼的地方,但她起不了身——善良的网友们不断地发消息、跟帖,他们对她的鼓励、关爱和理解,仿佛磁铁一样牢牢吸住她那颗绝望的心。
她不知道,虚拟世界外,一场拯救行动也在悄悄地进行着。管理员发现她的IP地址在温州,便立即打电话给温州110;同时向温州市长热线发出求助信息,希望他们联系电信部门,尽快查到她的上网地址,第一时间通知她的家人。
警察寻找她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拯救她生命的行动。他们尽力寻找现实中认识她的人,甚至一些温州网友表示愿意聘请她到自己的公司上班。
晚上七点多,警察终于找到她上网的地方时,她却于几分钟前离开了,因为上网的那个公共场所要关门,她不得不换了地方。
短短时间内,论坛翻页已达十多页,跟帖上百条,阅读人数两千多人。看着不停闪烁的消息提示,看着仍然不断增加的帖子,她禁不住泪流满面,为她愚蠢的想法,更为无数善良的人们。
3月5日零点11分,她又一次发帖: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已经把准备好的安眠药扔到河里了……
发完帖子,她想,活着,真好,她再也不会试图去做傻事了。
她要下线时,无意间看见刚刚还成片亮着的会员头像,一下子暗了大半。
她的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她知道,那些网友,为了劝说自己,可是彻夜守在电脑前啊!
此后,她变了个人似的,不再每天锁在家里啃那枯燥的法律条文。她找出压在箱底的同学录,掸去上面的灰尘,一个个号码拨过去,问他们的近况,然后大声说,她很快也要工作了。她以前不习惯跟陌生人接触,觉得他们不可靠不能信任,现在,她对每一个迎面而来的人保持微笑。她仍常去“法专在线”,一天不去,网友发来的消息会塞满她的信箱——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让父母欣慰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给父母捶捶背,比如抢在母亲前头去洗碗,比如到旧书市场淘来父亲爱看的战争书籍……
偶尔,她还会想起那天的经历,想起那些善良的人们为她所做的一切。
21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以“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作为文章的标题?(1分)
?
22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本文故事内容。(2分)
?
23文章女主人公心理、思想感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依照提示逐项填写(3分)
(1)考试失利时:?
(2)网友不断跟帖时:?
(3)放弃轻生后:?
24文中画横线处写了女主人公的两次流泪,请具体分析“流泪”的具体含义。(2分,每题1分)
(1)第一次流泪:?
(2)第二次流泪:?
25品析下面黑体字的深刻含义(4分,每题2分)
(1)之后,她捏紧了口袋中的安眠药。她想找个结束烦恼的地方,但她起不了身。
?
(2)她找出压在箱底的同学录,掸去上面的灰尘,一个个号码拨过去,问他们的近况,然后大声说,她很快也要工作了。
?
参考答案:
21.既是女主人公发帖的内容,又是最能反映女主人公被网友举动深深感动、决定好好活着的一句话。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2.女主人公因考试失利而在论坛里发出“绝笔帖”,众多善良网友和热心人实施了一场生命拯救行动,使女主人公重新乐观面对生活。
23.(1)沮丧、气馁、心灰意冷、绝望(2)犹豫、感动、放弃轻生念头(3)乐观、自信、热爱生活
24.(1)为她愚蠢的轻生想法感动羞愧,更为无数善良的人们而深深感动。(2)为彻夜拯救自己的善良网友的感激
25.(1)“捏紧”表现女主人公已经陷入深深的绝望,下定了轻生的决心;“起不了身”表现了网友对她的鼓励、关爱和理解使她受到震动,不忍心草率作出轻生举动。(2)表现她已经从悲观绝望之中走出来,能乐观、自信地面对朋友和工作。
本题解析:
21.这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题,
22.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分析:起因是“绝笔帖”,经过是网友和热心人实施了一场生命拯救行动,结果是女主人公重新乐观起来。
23.沮丧→感动→自信
24.(1)为她愚蠢的轻生想法感动羞愧,更为无数善良的人们而深深感动。(2)为彻夜拯救自己的善良网友的感激
25.(1)“捏紧”说明她绝望,“起不了身”说明她现在不忍心草率作出轻生举动。(2)她已经变得自信乐观了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