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一)
2017-08-08 02:46: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3)题。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 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天仙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__;从风格上看,这首词属于___________。
(2)试解释“送春春去几时回”一句中,两个“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弄”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的人物大都有个绰号,如「呼保义」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青面兽」杨志、「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
B.契科夫,俄国作家。《装在套子里的人》从别里科夫的日常生活着手,描绘他在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晴天带雨伞,耳朵塞棉花,把脸也躲藏在竖起的大衣领里。
C.《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D.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宋]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 [注]①乌:乌鸦;②情情: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情情人不寐,卧听赢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此诗为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所作。
小题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3分)
小题2: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请加以简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归绝句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原序:“得(李)复言.(白)乐天书。”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士曾参军。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1)此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