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8 02:58: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②破后,擘钗③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此词约作于靖康之变后十四年。②凤凰城:汉唐长安的美称。③擘钗:语出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钗为古代妇女头饰,常充当定情信物,又或在分离时各执一半,以为将来复合之凭证,谓之擘钗。
(1)本词情感真切动人,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试举出其中两种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词是一曲深沉的时代哀歌,作者把一个普通家庭的分离与北宋王朝的灭亡结合起来写,既抒写了亲人离散、无由寻觅的离情别绪,又寄寓了沉痛的家国沦落之感,也表达了主人公渴望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意对即可)
(2)①借喻。以“凤凰城破”喻指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②用典。借用“擘钗破镜”两个典故来说明一家人在国亡后的离散。
   ③衬托。借杜鹃啼声之悲来衬托主人公心中之悲。
   ④以小见大。本词表面是写国破后一个家庭的悲剧,实际写出了一个民族的悲剧,国家的悲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木直中绳,?,其曲中规。
(2)风之积也不厚,?
(3)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参考答案:
(1)鞣以为轮
(2)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4)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5)举匏樽以相属
(6)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本题解析:每空一分,该句有误不得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注意领会含义,圈点强记,边背边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默写时不连笔,规范书写;要注重同音异义词,注重同义异形词;要关注通假字等。注意下列字形:鞣、翼、授、句读、匏樽、属。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晚景
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1、此词上片从哪些角度写景的?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4分)
?
?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的?(4分)
?
?


参考答案:
⑴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一副孤寂荒凉的画面。(4分,角度和特点答对各2分)
⑵思乡之情。①环境烘托,环境越荒凉、越凄清,思乡之情就越发深重。(如答融情于景亦可)②行动表现,登楼远望群峰,结果连个可托归信的行人都难见到。(心理描写亦可)(4分,“思乡之情”答对给1分,其它两点答对一点给两分,答对两点给三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以下四首诗,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意境相似的一首(?)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润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例句与D均借眼前平凡景物与昔日繁华景象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表现作者感慨历史变迁,追忆古人英雄业绩的感慨之情;A诗句以“草萋萋”、“花自落”、“鸟空啼”表现一种 孤寂、落寞之情;B诗句以轻灵的笔触,写长安城内的寒食节,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抒情意味的风俗画,表现了作者怡然自适的愉悦之情地;C.诗句以“寥落”、“寂寞”、“白头” 等语表达了一种凄婉、哀怨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春日怀秦髯
李 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小题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人在前两联极写春色的美好,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花能理解人的语言,迎人而笑,把盎然的春意刻画了出来,(2分)同时也烘托出人物欢愉的心情。(2分)
小题2:与颈联写自己的苦闷心情形成反衬,又以心情的苦闷来衬托尾联对友情的执着,(2分)从而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2分)


本题解析:前四句赋写春景,一派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色。特别是颔联——“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更是活泼生趣。但到颈联,诗情却陡然一变“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为什么会有这种消极的情怀呢?不难想象,诗人在这里正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啊。因为没有朋友在身边,所以美好的春景也懒得去赏,寂寞的酒杯更是不能端起了。(当然还有自己身体的原因,年事已高,再加之有病)最后一联“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着一“苦”字,多少思情都包含在里面了。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乐景衬托哀情,由极美的春景反衬自己极无聊的心情,又由极无聊的心情反衬极深厚的友情,千回百转,千情百结,韵味无穷。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