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小题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小题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
意思对即可。
小题1: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秒的,给2分;能做简要说明的,给3分。
意思对即可。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下面两个小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风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④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⑤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⑥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释:
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
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绷:布幅。
小题1:有人说本诗是以“望”组织题材,请你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望”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并分析诗人描绘画面时运用的表达技巧。(6分)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望”到了一幅深秋水村图(1分):画船静泊 沙滩,隔岸衰草迷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笼罩在烟雾之中,酒旗招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幽静朦胧的意境。(2分)
②本诗在描绘画面时,运用动静结合、拟人的手法(1分)。首联的“枕”字拟人化的写出画船的静泊之态;颔联的翠鸟、白鹭的“眠”与栖息,动物不动,依然写静,一个“闲”字表达出闲适之情;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溪云、鱼屋,酒旗,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2分,不必面面俱到,分析合理即可)
小题2:诗歌前三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2分)尾联抒怀,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喜爱无羁绊的自然生活,与世无争的情怀。(3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2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1、千里澄江似练 2、千古风流人物 3、卷起千堆雪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