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08 21:45: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塍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试分析《龟虽寿》一诗中前四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千古名句,试简要分析其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四句托物起兴,借神龟纵活千年还是免不了一死,媵蛇和龙一样能够腾云驾雾,然而一旦烟消云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来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的客观规律,为下文表明作者的人生态度作了铺垫: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2.“老骥”,年老体衰的千里马;“烈士”,胸怀壮志的人。诗人以“老骥”自况,将其心思宣泄无遗。“老骥伏枥”的比喻,转消极为积极,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中心思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作者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同时诗人以宏壮的音调,显示了自己老当益壮的雄心,即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前途的自信心。“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成为后人励志之语,并被人们广为传诵。(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试析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远客”是指过路的客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人杜甫同情穷苦人,设身处地为穷苦人着想,并劝说他人善待穷苦人。
(2)不同意。“远客”应该是指吴郎。如果“远客”是指过路的客人,那么防远客的人也就不是寡妇,而是吴郎了。如此,接下来的“虽”字就讲不通,也和下句的“却”字失去了呼应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传统节日时独自滞留他乡的孤苦之情。这个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
(2)结合一、二句,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除夕(春节或大年夜)
(2)作者通过上个设问句引出了自己年夜独宿旅馆,只有与孤灯相伴的凄苦境遇,表达了作者孤苦冷落的心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浮沉宦海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多选题  下列对《复活》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他一度迷恋过,但在情欲冲动下诱奸了、又抛弃了的姑娘玛丝洛娃。在犯下错误、离开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想过他,心安理得地想要遗忘,只是在法庭上两人又重新会面了。
B.姐姐娜塔丽雅小时候和涅赫柳多夫非常亲密,但出嫁后,为了讨好丈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面后,涅赫柳多夫和姐夫拉戈任斯基就司法制度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拉戈任斯基因为感到受了侮辱而流下了泪。事后他想到把姐夫侮辱得这么厉害,并惹得姐姐伤心,感到非常懊悔。
C.陪审员在对马斯洛娃写的定罪意见中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思”。涅赫柳多夫也一时疏忽了,这样马斯洛娃被判罪了。庭长急于办私事便匆忙结案,宣判将马斯洛娃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D.马斯洛娃在判决后回忆起她在车站见到涅赫柳多夫一面的那个晚上发生的事。当时涅赫柳多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她就和厨娘女儿一起赶到车站。她看到涅赫柳多夫坐在头等车厢里,正要敲窗户,火车开动了。她本想卧轨自杀,但对涅赫柳多夫的怨恨使她活下来。
E.马斯洛娃上诉被驳回,是因为枢密官斯科沃罗德尼科夫认为涅赫柳多夫出于道德要求决定同马斯洛娃结婚的想法,实在可恶之至。最终他以撤销原判理由不足,驳回上诉。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在犯下错误、离开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想过他,心安理得地想要遗忘,只是在法庭上两人又重新会面了”错,聂赫留朵夫认为是自己导致玛丝洛娃的堕落,于是积极奔走为她说情,并要求和玛丝洛娃结婚。结婚的请求遭到拒绝,但他没有放弃。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牺牲来补偿自己的过失。在为之伸冤上诉过程中,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得以复活。他在福音书里找到生活准则。D、玛丝洛娃打听到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让玛莎陪她去车站却迷了路。赶到时,看到聂赫留朵夫在头等车厢里玩乐,来不及和他说一句话,火车就开动了。她往前跑,放声大哭,想卧轨自杀,肚子里的孩子动了,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她镇静下来走回家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了解文学名著的能力。
点评:个人认为本题型值得借鉴推广。在现今的高考制度下,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将阅读名著广泛地推广开来,而这种题型并不难,只要考生阅读过就能答出来,操作性强。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