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9 21:20: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僧侠
唐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日将夕,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郎君能垂顾乎?”士人许之,因令家口先行。僧即处分从者供帐具食。行十余里,不至。韦生问之,即指一处林烟曰:“此是矣。”及至,又前进。日已昏夜,韦生疑之,素善弹,乃密于靴中取张卸弹,怀铜丸十余,方责僧曰:“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今已行二十里不至,何也?”僧但言且行。僧前行百余步,韦生知其盗也,乃弹之僧,正中其脑。僧初若不觉。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韦生知无可奈何,亦不复弹。良久,至一庄墅,数十人列火炬出迎。僧延韦生坐一厅中,笑云:“郎君勿忧。”因问左右:“夫人下处如法无?”复曰:“郎君且自慰安之,即就此也。”韦生见妻女别在一处,供帐甚盛,相顾涕泣。即就僧,僧前执韦生手曰:“贫道盗也,本无好意。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今日固无他,幸不疑耳。适来贫道所中郎君弹悉在。”乃举手搦脑后,五丸坠焉。有顷布筵,具蒸犊,犊上劄刀子十余,以齑饼环之。揖韦生就座,复曰:“贫道有义弟数人,欲令谒见。”言已,朱衣巨带者五六辈,列于阶下。僧呼曰:“拜郎君!汝等向遇郎君,即成齑粉矣。”食毕,僧曰:“贫道久为此业,今向迟暮,欲改前非。不幸有一子技过老僧,欲请郎君为老僧断之。”乃呼飞飞出参郎君。飞飞年才十六七,碧衣长袖,皮肉如蜡。僧曰:“向后堂侍郎君。”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且曰:“乞郎君尽艺杀之,无为老僧累也。”引韦入一堂中,乃反锁之。堂中四隅,明灯而已。飞飞当堂执一短鞭,韦引弹,意必中。丸已敲落,不觉跃在梁上,循壁虚蹑,捷若猱玃。弹丸尽,不复中。韦乃运剑逐之,飞飞倏忽逗闪,去韦身不尺。韦断其鞭数节,竟不能伤。僧久乃开门,问韦:“与老僧除得害乎?”韦具言之。僧怅然,顾飞飞曰:“郎君证成汝为贼也,知复如何?”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天将晓,僧送韦路口,赠绢百匹,垂泣而别。?(选自《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九十四豪侠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与连镳连镳:同路,一起走
B.有顷布筵,具蒸犊具:完完整整地
C.韦引弹,意必中引:发射
D.飞飞倏忽逗闪逗:挑逗,戏耍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僧但言且行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B.①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①与老僧除得害乎②生三人,公与之母
D.①赠绢百匹,垂泣而别②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僧与韦生言谈“本无好意”,只是后来由于韦生技艺高超,僧才改变主意,善待韦生。
B.韦生五次弹射僧,僧却说“郎君莫恶作剧”,说明僧从善之心已定,并没有意识到韦生弹射自己是先下手为强。
C.僧让自己的义弟出来见韦生,既是对韦生的尊重,又可表明自己“欲改前非”的心意。
D.僧不忍杀子除害,寄希望于韦生,然而韦生也敌不过飞飞,僧不由得怅然认命。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B(意思是“摆上”。)
小题2:C(A.“但”都是副词,“只是”B. ①“乃”都是副词,“于是” C. ①“与”是介词,“替”“为”②“与”是动词,“给”D.“而”都是表修饰的连词。)
小题3:C(A.僧善待韦生是由于“欲改前非”。B. “并没有意识到韦生弹射自己是先下手为强”错。D.僧是技不如子,不是“不忍杀子除害”。)
参考译文:
唐德宗建中初年,读书人韦生举家迁往汝州,中途遇一僧人,便和他并辔而行,彼此言论很融洽。天快黑时,僧人指着一个岔路说:“离这里不远是我的寺庙,您能不能到那去住一宿?”韦生答应了,叫家人先走。僧人让他的随从先走,回去准备食宿用品。走了十余里还没到,韦生问僧人。僧人指一处林烟说:“这就是。”可是,走到那后又往前走了。这时,天已经黑了,韦生有点疑心,他平常就擅长射弹弓,他便悄悄地从靴中取出弹弓,怀中有铜丸十多粒。这才以责备的口气问僧人:“我的行程是有日期的,方才一时贪恋您清雅的言论,便应邀而来。现在已经走了二十里啦,怎么还没到?”僧人只说走吧,他自己往前走了百多步,韦生看出了他是一个大盗,便拿出弹弓射他,正打中他的脑袋,僧人起初像不知道似的,打中五发后,他才用手去摸打中的地方,慢慢说道:“郎君(指韦生)你不要恶作剧。”韦生也无可奈何,不再打了。又走了一段时间,到了一处庄园。好几十人打着火把出来迎接。僧人请韦生到一厅中坐下,笑着说:“郎君不用担心。”又问左右的下人:“夫人的住处已经安排好了吗?”又说“郎君就在这里好好休息吧。”韦生看到了妻子子女住在另一处,住处安排得很好。夫妇互相看着都哭了。韦生马上又去见僧人,僧人迎上前来,拉着韦生的手说:“我是个大盗,本来未怀好意,不知郎君你有这么高的武艺,如果不是我,别人是受不了的。现在没别的事,感谢你没有怀疑我,方才我中郎君的弹丸都在这。”说着举手摸脑后,五个弹丸便落下来。过了一会儿,开始布筵,端上来的是蒸犊,蒸犊上插着十几把刀子,周围摆着切碎的饼。请韦生就座。又说:“我有几个结义弟兄,我叫他们拜见你。”说完,有五六个穿红衣扎巨带的人站在阶下。僧人喊道:“拜郎君!你们若是先前遇到郎君,早粉身碎骨了。”吃完饭,僧人说:“我干这一行很久了,现在已经老了,很想痛改前非。不幸的是我有一个儿子,他的技艺超过我,我想请郎君为我除掉他。”他便叫来了儿子飞飞出来拜见韦生。飞飞才十六七岁,穿着长袖的绿衣服,皮肤蜡黄。僧人说,你上后堂去等郎君。僧人给韦生一把剑和五粒弹丸,并向韦生说:“我乞求郎君使出所有的武艺来杀掉他,不要让他成为老僧我今后的累赘。”他领韦生进入一个堂中后,他出来反锁了门。堂中四个角落,都点了灯。飞飞拿一短鞭站在当堂。韦生拉开弹弓,心想必然打中。弹丸射出时,飞飞竟跳到梁上去了,沿着墙壁慢慢行走,象猿猴一样敏捷。弹丸打光了,也没打中他。韦生又持剑追逐他,飞飞腾跳躲闪,耍逗韦生,只离韦生不到一尺远。韦生把飞飞的鞭子断成数节,却没有伤着飞飞。时间过去很久了,僧人开了门,问韦生:“你为老夫除了害了吗?”韦生把方才的经过告诉了他。老僧人怅然若失,对飞飞说:“韦生证明你非得做贼了,还能怎么办呢?”僧人和韦生谈论剑术和弓箭之事谈了一夜,天要亮时,僧人把韦生送到路口,并赠给他绢布一百匹。二人垂泪而别。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余戏举朱彝尊词云:“簸钱斗草①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余笑云:“子以玉奴②自况欤?”秋芙嘿然。而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
去年燕来较迟,帘外桃花已零落殆半。夜深巢泥忽倾,堕雏于地。秋芙惧为狗儿所攫,急收取之,且为钉竹片于梁,以承其巢。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殆犹忆去年护雏人耶?
桃花为风雨所摧,零落地上,秋芙拾花瓣砌字,作词云:“一夜落红吹渐漫,风狂春不管。”“春”字未成,而东风骤来,飘散满地,秋芙怅然。余曰:“此真个‘风狂春不管’矣!”相与一笑而罢。
夏夜苦热,秋芙约游理安。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仆夫请回车,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未及南屏,而黑云四垂,山川暝合。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觉竹风骚骚,万翠浓滴,两山如残妆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秋月正佳,秋芙命丫环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时余自西溪归,及门,秋芙先出,因买瓜皮迹之,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未终,船唇已移近漪园南岸矣。因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香色清冽,足沁肠腑,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回船至段家桥,登岸,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闻城中尘嚣声,如蝇营营,殊聒人耳。桥上石柱,为去年题诗处,近为剥蚀,无复字迹。欲重书之,苦无中书。其时星斗渐稀,湖气横白,听城头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遂携琴刺船而去。?(节选自清代蒋坦《秋灯琐忆》,有删改)
【注】 ①簸钱斗草:古代的两种游戏。②玉奴:杨贵妃。相传唐玄宗曾与亲王下棋,将输时,杨贵妃放小狗于座侧,将棋局弄乱。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  归:出嫁
B.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甫:刚刚
C.余以游兴方炽,强之行趣:催促
D.其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视:看待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作者夫妻恩爱的一组是(  )
①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 ?②相与一笑而罢 ?③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  ④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⑤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 ?⑥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夫妻二人下棋时,秋芙常输,但她并不气馁,要与作者再决胜负,在输了棋之后调皮地让小狗搅乱棋局。
B.春天,桃花被风雨吹落,秋芙用花瓣拼成诗句,表达自己的伤春之情,可惜“春”字还没有拼成,就被风吹散了。
C.秋天月明之夜,夫妻二人泛舟西湖,鼓琴为乐,拜访故人,感慨颇多,一直玩到四更天才移船回家。
D.这篇散文用细腻生动的笔触,记录了作者与妻子之间和谐美满而富有情趣的日常生活琐事,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挚的感情。
小题4:把上面文中画横线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3分)
?
(2)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翻译(1)(秋芙)每天夜里一定要强挽我与她一起下棋,有时候一直下到天亮。
(2)(我们)于是在大松树下停住,雨过天晴才又重新上路。


本题解析:
小题1:D  视:比较。
小题2:D  ①表现秋芙为人有情趣,③写作者游兴正浓。
小题3:A  原文说的是秋芙在棋局要输时让小狗搅乱棋局,而非输之后。
小题4:(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强”“或”各1分,句意1分.(2)这个句子中译出“止”“更”各1分,句意1分。
点评:本题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第2个小题,首先要理解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直接体现,有些却是间接体现,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参考译文】
道光癸卯年间的一个秋天的闰月,我的妻子秋芙嫁给我。秋芙喜欢下棋,但棋艺不是很精深,每天夜里一定要强挽我与她一起下棋,有时候一直下到天亮。我开玩笑地引用朱彝尊的词说:“(玩)簸钱、斗草这种游戏你都输给了我,我问你今天晚上拿什么来偿还欠我的债?”秋芙故意掩饰说:“你认为我不能够战胜你吗?请拿你所佩戴的玉虎作为赌注。”下棋下了几十子,看棋局秋芙渐渐要输了,她就放开(卧在)腿上的小狗儿搅乱棋局。我笑着说:“你以杨贵妃自比吗?”秋芙嘿嘿发笑。这时蜡烛明亮,已经照见她脸上呈现桃花的颜色了。
去年燕子归来得比较晚,帘外的桃花已经凋零了一大半。夜深时,泥筑的燕巢忽然倾覆了,雏燕掉落在地上。秋芙担心雏燕被狗儿叼走,急忙拾起雏燕,并且替它们在房梁上钉上一块竹片,来承担燕巢(的重量)。今年燕子又归来,旧巢还在,燕子绕着屋子呢喃鸣叫,大概还在回忆去年保护雏燕的人吧。
桃花被风雨摧残,凋落在地上,秋芙拾起花瓣堆砌成字,写成一句词:“一夜落红吹渐漫,风狂春不管。”“春”字还没有写成,而东风突然吹来,桃花飘散满地,秋芙惆怅不已。我说:“这真是‘风狂春不管’了!”大家一同大笑作罢。
夏夜非常闷热,秋芙约我一道到理安游玩。刚出门,雷声大作,狂风突起。马车夫请求赶车回去,我因为游兴正浓,强迫催促他前行。还没有到南屏,就乌云布满,遮蔽了天空,山川一片昏暗。不久就看见白色的光像白布一样,大雨如同从天上倾注一般落下,于是我们在大松树下停住,雨过天晴才又重新上路。(只)觉竹风阵阵,万木苍翠,浓绿欲滴,两座山如同被水洗去残妆的美人,山色青翠,宛如美女低垂的眉头,秀色可餐。我和秋芙边看边走,不知不觉间衣服已经被打湿了。
秋夜月色正好,秋芙让丫环背着琴,在西湖荷花菱角中泛舟。当时我从西溪回来,到家门口时,发现秋芙已经先出去了,因而靠着瓜皮的指示,寻找她的踪迹,我们在苏堤第二桥下相遇。(这时)秋芙正在弹奏《汉宫秋怨》曲,我为她披襟细听。这时四面的山峰笼罩在烟雾中,星星和月亮倒映在水中,铮铮的声音交织着鸣响,不知道是自然界的风声还是环佩发出的声音。琴声还没有结束,船头已靠近漪园南岸了。于是我们敲白云庵的门,白云庵中的尼姑是(我们)过去的(老)相识。坐了一会儿,(尼姑)用采摘的池中的新莲制成的羹进献上来。香味和色彩都很好,足以使人心旷神怡,这味道和世上那些腥膻的味道比起来,何止于薰草和莸草的区别。回船到段家桥,登岸,在地上放一个竹席,坐着谈话谈了很久。听着城中尘世的喧嚣声,就像苍蝇在耳畔嚷嚷,特别吵人耳朵。桥上的石柱,是去年题诗的地方,近来被剥蚀,(我们)无法再看见原来的字迹。想重新写一下,苦于胸中无诗可写。那时星斗逐渐稀少,湖中雾气白茫茫一片,听到城头的更鼓声,已经响起沉沉的第四遍了,于是(我们)携着琴划着船离开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①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②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久,召唐曰——让: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霸:称霸
C.宾客军吏舍人——飨:享用
D.而唐为车骑都尉——拜:授予官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冯唐孝著?②?竭忠尽智事其君
B.①?复问唐曰?②?惠王患之,令张仪佯去秦
C.①?陛下得廉颇、李牧?②?相如驽,独畏廉将军哉?
D.①?委任责成功?②?信见疑,忠而被谤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冯唐“有识见,性耿直”的一项是(?)
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②?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③?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④?上怒,起入禁中
⑤?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⑥?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B.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各种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
D.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
3.C
4.B
5.①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
  ②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
  ③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宗礼,字立之。少贫力学,袁甫为江东提点刑狱,宗礼往问学焉。淳祜四年,举进士。调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郎.入对,言火不循轨①。帝以星变为忧,宗礼曰:“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又曰:“天下方事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竞趋利,惟至公可以遏之。”兼考功郎官,迁尚左郎官兼右司。时丁大全拄国柄,以言为讳.宗礼叹曰:“此可一日居乎!”陛对,言:“愿为宗社大计,毋但为仓廪府库之小计,愿得天下四海之心,毋但得左右便嬖戚畹之心;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愿四通入选以来正人,毋但旁蹊曲迳以引贪浊.”拜太常少卿,迁秘书监。以监察御史虞虑言追②两官,送永州居住。
景定四年,拜侍御史。迁刑部尚书,以起居舍人曹孝庆言罢.度宗即位,兼侍讲,拜殿中侍御史。疏言:“恭俭之德自上躬始,清白之规自宫禁始,左右之言利者必斥,蹊隧之私献者必诛。”以《诗》进讲,固奏:“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权礼部侍郎兼给事中。进读《孝宗圣训》,因奏:“安危治乱,常起于一念虑之间,念虑少差,祸乱随见.天下之乱,未有不起于微而成于著。”又言:“不以私意害公法,乃国家之福。”帝曰;“孝宗家法,惟赏善罚恶为尤谨。”宗礼言:“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尧舜不能治天下,信不可不谨也。”
迁礼部侍郎,以老乞退,帝曰:“岂朕不足与有为耶?”以华文阁直学士知隆兴府,再辞。逾年,依旧职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加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疏奏:“国所以立,曰天命人心。因其警而加敬畏,天命未有不可回也,因其未坠而加绥定,人心来尝不可回也。”卒官,遗表上,赠开府仪同三司、盱江郡侯,谥文定。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
注:①火不循轨;火星不遵循轨道.②追:追削。
8、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丁大全擅国柄擅;专权
B.左右之言利者必斥斥:责备
C.信不可不谨也谨:慎重
D.因其未坠而加绥定绥:安抚
9、小题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陈宗礼“委婉讽谏”的一组是
①此可一日居乎?②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
③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④不以私意害公法,乃国家之福?
⑤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⑥天下之乱,未有不起于微而成于著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10、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宗礼年轻时家中贫困,刻苦读书,在袁甫任江东提点刑狱的时候,陈宗礼曾前往向他讨教学问。
B.陈宗礼有两次被免官的经历,第一次是因为监察御史虞虑的弹劾,第二次是因为起居舍人曹孝庆的弹劾。
C.陈宗礼有两次辞官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升任礼部侍郎的时候,他借口年老乞求退职,不过没有被皇帝批准。
D.陈宗礼从淳祐四年考中进士后便调任邵武军判官。此后一直居于官位,最后也是在任上去世的.
11、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方事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竞趋利,惟至公可以遏之。(4分)
(2)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3分)
(3)安危治乱,常起于一念虑之间,念虑少差,祸乱随见。(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天下正致力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走而竞相逐利,只有大公无私才能够遏止这种现象。
(2)帝王的一举一动,没有一处细小的地方不被人知道的,这就是古代的人非常重视在独处的时候小心谨慎的缘故。
(3)安定或者危难、太平或者动乱,常常在动一动念头的瞬间发生,念头稍微有点偏差,祸乱随即出现。


本题解析:
小题1:斥:排斥、斥逐、斥退
小题2:①陈宗礼对丁大全专权表示的不满;②陈宗礼直言劝告皇帝亲近忠良,疏远小人;⑤陈宗礼直言劝告皇帝应该顺应天意
小题3:第一次只是降职而非免官,第二次是没有升职,也不是免官
小题4:无
参考译文:
陈宗礼,字立之。年轻时家庭贫困,他读书刻苦,(当时)袁甫任江东提点刑狱,陈宗礼前往向他讨教学问。淳祐四年,他考中进士。后陈宗礼调任邵武军判官,进京担任国子正,升迁为太学博士、国子监丞,后又升迁为秘书省著作佐郎。(一次陈宗礼)入朝奏对,说火星不遵循轨道。皇帝因星相变异感到担心,陈宗礼说:“老天显示警告,全在于陛下修明仁德、施行政教来挽回天意。”又说:“天下正致力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走而竞相逐利,只有大公无私才能遏止这种现象。”(陈宗礼)兼考功郎官,后升迁为尚左郎官兼右司。当时丁大全把持国家政权,忌讳进谏。陈宗礼感叹道:“这还能待得住一天吗!”入朝奏对,说:“希望考虑宗庙社稷这些大的方面,不要光考虑粮仓府库这些小的方面,希望收服天下四海的民心,不要光收服身边宠臣外戚的心;希望对忠良寄托重任,不要光让卑顺的近臣充当耳目;希望四面开放来招揽君子,不要只是盈门耀道地呼引贪污之辈。”(陈宗礼)拜授太常少卿,升迁为秘书监。后因监察御史虞虑弹劾被追削两级官阶,送往永州居住。
景定四年,(陈宗礼)拜授侍御史。升迁刑部尚书,后因起居舍人曹孝庆弹勃罢免。度宗即位.陈宗礼兼侍讲,拜殿中侍御史。他上疏说:“恭敬勤俭的道德从皇上自身开始,廉洁的规矩从皇宫里面开始,身边提到谋利的人一定斥逐,暗地里私自进献的人一定杀掉。”他用《诗经》进呈侍讲,就禀奏:“帝王的一举一动没有一处细小的地方不被人知道的,这就是古代的人非常重视在独处的时候小心谨慎的缘故。”
陈宗礼代理礼部侍郎兼给事中。他进呈侍读《孝宗圣训》,便禀奏:“安定或者危难、太平或者动乱,常常在动一动念头的瞬间发生,念头稍微有点偏差,祸乱随即出现。天下的动乱,没有不是在小事中发生,在明显的事情中形成的。”又说:“不因私心妨碍公家法令,这才是国家的福分。”皇帝说:“孝宗的国法,只有奖善罚恶是尤其谨慎的。”陈宗礼说:“有了功劳不奖赏,有了罪过不惩罚,即使是唐尧虞舜也不能够治理天下,确实是不能够不加谨慎的。”
陈宗礼升迁礼部侍郎,借口年迈请求辞官,皇帝说;“难道是我不值得(与你)一起有所作为吗?”让他以华文阁直学士的身份做隆兴府知府,他再次推辞。过了一年,他依旧职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加官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兼代理参知政事。他上疏禀奏:“国家之所以存在,靠的是天命民心。按照它的警示来加以敬畏,天命没有不能够挽回的;趁着它还没有丧败的时候加以安定,民心是未尝不能够回转的。”陈宗礼在任上去世,临终表文奏上,追赠开府仪同三司、盱江郡侯,谥号文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适】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刚才)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适宜、享有)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到……去)
D.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只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出嫁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