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4分)
?
(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请简要分析。(3分)
?
参考答案:1)开首二句描绘了一幅溪桥野渔图(1分),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是烟是雨,溪边桥畔,渔翁正醉酒酣睡(1分),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1分)。“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活画出整个风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世界。(3分)
(2)“江山如有待”通过拟人(“比拟”亦可)的修辞,(2分)表现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作者自然地想到了开隐逸风气的陶潜, 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隐逸(“隐居”亦可)的主题(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注]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革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第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抒写。
(2)“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地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 .在送别诗中,诗人常常通过写离别之景来寄寓自己的离别之情。请结合诗句,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是全篇之诗眼,请问:诗人之“悲”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借“衰草遍”暗写寒风劲吹,渲染一种浓郁的荒凉萧索的气氛,衬托出诗人浓重的离别之情。借“寒云”“暮雪”写环境的阴冷,表达诗人内心凄冷沉重的感受。(意对即可)
2.诗人之“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离别之悲,身世之悲,国难之悲,相逢无期之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诗歌鉴赏(6分)
清平乐·春晚?(宋·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宫锦,宫中绵绣,比喻落花;小怜,泛指歌女。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是用卷帘法写的,语句的逻辑顺序已被打乱。请你将上片所写的事物按照合理顺序重作安排:(2分)
首先是:_______________,才会见:_______________,
再是:_______________,最后是结语:_______________。
小题2:简要分析“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两句。(4分)
参考答案:小题1:首先是南园风雨,才会见满地残红,再是黄莺啼鸣,最后是结语:留不住春天。(按原句填写亦可,2分)
小题1:从内容角度赏析:诗人因宦海沉浮、身心俱疲,有感于春逝而流露出愁思,而借杨花宁可自由自在、也不肯飞入画堂朱户的大户人家的意趣表明了豁 达、淡然的心态。(4分)
(也可以从结构角度赏析,总括全诗,点明题旨。由杨花的自在,表明了心志。
从手法角度赏析: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
2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曹雪芹《红楼梦》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参考答案:1、纸上得来终觉浅 2、人情练达即文章 3、不拘一格降人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