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09 21:26: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也具:措施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其费佐:弥补
C.官为不足用也计:考虑
D.使籴者自便受粟如:好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前民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利?
B 忧其流亡也?        臣死不避
C 是岁尽五月止?      吾尝终日思矣?
D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小题4: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
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允恭少倜傥任侠。乾德中,王师平蜀,群盗窃发,允恭裁弱冠,率乡里子弟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贼素闻其豪宗,乃释之。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贼将害允恭,其子以告,因遁去。内客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署绵、汉招收巡检,贼平,补殿前承旨。
太平兴国中,以殿直掌广州市舶。自南汉之后,海贼子孙相袭,大者及数百人,州县苦之。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太宗即命为广、连都巡检使。又以海盐盗入岭北,民犯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官辇盐市之。诏建为南安军,自是冒禁者少。贼有叶氏者,众五百余,往来海上。允恭集水军,造轻舠,掩袭其首,斩之。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贼寇每遇风涛,则遁止洲岛间。允恭领众涉海,捕之殆尽,贼皆望风奔溃。又抵漳、泉贼所止处,尽夺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还其家。
时缘江多贼,命督江南水运,因捕寇党。行及临江军,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夜发军城,三鼓,遇贼百余,拒敌久之,悉枭其首。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贼系众舟,张幕,发劲弩、短炮。允恭兵刃所向,多为幕所萦,炮中允恭左肩,流血及袖,容色弥壮。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士卒争进,贼赴水死者太半,擒数百人。自是江路无剽掠之患。先是,三路转运使各领其职,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虽以官钱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惮其役,以是岁上供米,不过三百万。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江、浙所运,止于淮、泗,由淮、泗输京师,行之一岁,上供者六百万。
允恭有胆干,能以方略捕贼。王小波之乱也,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土人多被胁从。允恭兄允升、弟允元,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又为王师乡导,执自荣诣剑门以献。王继恩表其事,诏赐允升学究出身,授本县令,允元什邡令。?(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八)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允恭以策干之?干:求见
B、海贼子孙相袭?袭:继承
C、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蹑:窥察
D、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据:占据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贼所获,将杀之?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①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②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C、①以殿直掌广州市舶?②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①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示杨允恭能以方略剿贼的一组是(?)
①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②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
③允恭集水军,造轻舠,掩袭其首?④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
⑤流血及袖,容色弥壮?⑥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允恭是汉州绵竹人,出身于豪富之家,年轻时洒脱不拘,有侠气。乾德年间,宋朝军队平定蜀地,杨允恭年仅二十,就能凭借智谋成功地从贼人手中逃离。
B、姓叶的贼人聚集了五百多人在海上为寇。叶氏被杨允恭的水军斩杀之后,他的余党弃船逃跑,躲进山中,杨允恭伐木开路,把剩下的叶氏余党全部歼灭了。
C、杨允恭把三路转运的船只、兵卒和所运物品的数量都做了登记,让各个州选择小吏,把他们聚集起来,杨允恭根据数字交给他们任务,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D、杨允恭不但自己擅长剿灭贼寇,还教导他的兄弟允升、允元。王小波作乱的时候,允升和允元率领乡里的年轻人合力打败了李自荣,帮助朝廷的军队捉住了李自荣。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2分)
(2)贼寇每遇风涛,则遁止洲岛间(2分)?
(3)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2分)?



3、填空题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含义,有活用现象的写出活用类型。
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_______)
②置杯焉则(“胶”:_______)
③而后乃今将图(“南”:_______)
④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羊角”:_______)
云气,负青天(“绝”:_______)
⑥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



4、阅读题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沈静有谋略。授乐陵知县。六年春,流贼刘七等屠城邑,杀长吏。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逵之官,慨然为战守计。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逾月,城成。令民屋外筑墙,墙高过帘,启圭窦①,才容人。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余皆入队伍,日视旗为号,违者军法从事。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贼果至,旗举伏发,窦中人皆出,贼大惊窜,斩获无遗。后数犯,数却之,遂相戒不敢近。事闻,进秩二等。时知县能抗贼者,益都则牛鸾,郯城则唐龙,汶上则左经,浚则陈滞,亦所当贼少。而逵屡御大贼有功,遂与鸾俱超擢兵备佥事。逵驻武定州,州城圮濠平,不能限牛马。逵筑城凿池,设楼橹,置巡卒。明年五月,贼杨寡妇以千骑犯濰县,指挥乔刚御之,贼少却。逵追败之高苑,令指挥张勋邀之沧州,先后俘斩二百七十余人。未几,贼别部掠德平,逵尽歼之,成名大著。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尝言于孙燧?日:“宁王敢为暴者,恃权臣也;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重贿由于盗薮④,今惟翦盗则贿息,贿息则党孤。”燧深然之,每事辄与密议。及宸濠缚燧,逵争之。宸濠素忌逵,问许副使何言,逵日:“副使惟赤心耳!”宸濠怒日:“我不能杀汝邪?”逵骂日:“汝能杀我,天子能杀汝。汝反贼,万段磔汝,汝悔何及!”宸濠大怒,并缚之,曳出斫其颈,屹不动。贼众共推抑令跪,卒不能,遂死,年三十六。初,逵以文天祥集贻其友给事中张汉卿而无书。汉卿语人日:“宁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⑤乎?”逵父家居,闻江西有变,杀都御史及副使,即为位,易服哭。张汉卿对人说:“宁王府是必然要叛乱的,汝登恐怕也要成为文天祥了吧?”许逵的父亲住家里,听说江西发生事变,都御使和副使被杀害,马上就立了牌位,换了丧服,为许逵哭悼。嘉靖元年诏逵死事尤烈,改赠逵礼部尚书,进荫指挥佥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七?忠义》)
【注】①圭窭:在墙上开的“圭”字形门洞,便于堵上亦便于打开,较隐秘。②宸濠:即时任宁王的朱宸濠,后作乱被诛。③孙燧:时任都御史兼江西巡抚,因反对朱宸濠叛乱,与许奎一同遇害。④薮:聚集。⑤文山:文天祥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遗之粟弓马刍:喂牲畜的草料
B.县初无城,督民版筑版筑:筑土墙
C.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左右:支配,操纵
D.贼众共推令跪抑:按,压

小题2:许奎死后谥号“忠节”。以下各组句子巾,全都体现的一组是:
①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沈静有谋略?②逵之官,慨然为战守计
③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④燧深然之,每事辄与密议
⑤逵日:“副使惟赤心耳!”?⑥即为位,易服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小题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逵忠于职守且有谋略。任乐陵知县和任兵备佥事驻守武定州时,他都率领当地军民,采取积极措施备战,打败了前来侵扰的贼寇。
B.在针对宁王朱宸濠的斗争中,许逵有胆有识。他对暴横的宁王党徒严厉制裁,并向巡抚孙燧提议:对付宁王为暴,关键是打击贿赂。
C.当朱宸濠发动叛乱并绑缚孙燧时,许逵挺身而出作抗争。朱宸濠威胁许逵,许逵非但不屈服,还斥骂宸濠是反贼,将受严惩。因而许逵与孙燧一同遇害。
D.知子莫若父。许逵父亲一听闻江西发生事变、都御使和副使均被杀的消息,就知道儿子许逵一定由于不肯苟且、坚贞不屈而殒命了。
小题4: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
(1)后数犯,数却之,遂相戒不敢近。事闻,进秩二等。
(2)汉卿语人日:“宁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



5、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既望,与莼斋游于州南之狼山__________
(2)隔江昭文、常熟诸山,青林际蔚然__________
(3)归而为之记__________
(4)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志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