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1.“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中“此”指代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它的本体是什么?如何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陶潜的诗句有何用意?寄托了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大锅又称饭镬,是专门用于煮粥饭的。“新米饭,炒青菜,三碗饭,现来甩。”这句顺口溜描写了饭的香美。“三碗饭,现来甩”的意思就是连吃三碗饭没问题。灶上煮的米饭肯定要比铝锅和电饭煲煮的香。那是因为灶上的饭有一张香喷喷的饭粢(锅巴)熏着。只要不是冬天,我妈会特意为我们“逼饭粢”——把饭打到饭篮里,然后盖上锅盖再加烧两个草把,锅里初步成形的锅巴就成了挺括的、两面金黄的“吃局”了。饭后大张旗鼓地掰一块举着,边走边吃,嘎嘣香脆,开心死人!饭粢糕也叫烘片糕,是常熟的土特产,虽有锅巴味,却没有锅巴在牙齿间粉碎时令人愉快的脆响,逊色多了。用了电饭煲,就吃不到脆锅巴了,要吃就得到饭店去点“天下第一菜”。一盘锅巴端上,随即把一碗配好的菜汤倒在锅巴上——嘶啦一声,香气冲人。朱元璋落难时在一个农家吃过这道菜,当时肚子饿,觉得太好吃了,问是什么菜,农家哪讲究菜名,主人随口说是“铲刀汤”——锅巴不是要用铲刀从锅上“掠”下来的吗?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封这道菜为“天下第一菜”。饭店里的锅巴并不正宗,是用油炸成的,和用灶火“逼”出来的差远了。
1.本段文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例说明。
2.请简述“饭粢”制成的程序。
3.作者引述“朱元璋的故事”有何用意?
4.作者对“大锅”的情感态度怎样?请简要分析。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的题目。
别急,哈尔施塔特
冯骥才
①不久前,一到维也纳就被那里的朋友问道:是你们要在南方原样复制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尔施塔特吗?
②我听了一怔。本想搪塞过去。不料人家抓着不放,说是这里的电视台正式播报的,还有各种人物出来加以评点。有的说,“中国这么大的文化古国有多少好东西,为什么还要复制我们的?”“如果他们复制我们的哈尔施塔特,我们就在阿尔卑斯山里复制一个长城。”“世界文化遗产能复制吗?”等等;还有一个哈尔施塔特的居民说,“我家的店铺是祖祖辈辈用心设计出来的,他们有权利复制去吗?”
③我更有兴趣的问题则是:文化遗产能否复制?于是我拉着朋友往位于特劳思湖边的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的哈尔施塔特跑一趟,看个究竟。
④这地方的确很美。波浪般起伏不已的阿尔卑斯山,在奥地利中部创造出一片山重水复、如诗如画的风景。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明镜般静静地卧在山野深处,奥地利人称这片天赐的风景为“湖区”。前些年我应萨尔茨堡之邀,为他们写一本书,曾到湖区来过一次。那次的印象湖区就是一个童话世界。铺满绿茵的山峦,透明的溪流,五彩缤纷的花谷,随处或立或卧的肥硕的牛,还有山民特有的两层坡顶的木房子,楼上楼下挂满鲜花……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的山民对我说的一句话:我们最爱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
⑤镇里的房屋全是依山而筑,高低错落,而且一楼一式,彼此不同,其形态、材质、色彩,全都听凭房主的性情。这里的房屋,院墙、门洞、阳台、窗台都被房主用自己喜爱的鲜花艳丽五彩地装饰起来。某个楼角缺点什么,有点寂寞,就会把一盆垂着小紫花的绿藤柔情脉脉地吊在那里;可能他们觉得院内小径上的落花太美了,不忍扫去,便让一把竹帚闲倚墙边,任由地上落红一片。对于哈尔施塔特来说,小镇的美不是用行政和资本“打造”出来的,人们唯美的天性哪能复制!
⑥哈尔施塔特这个词汇与“铁器”相关。欧洲第一个铁器时代就以哈尔施塔特命名。它对欧洲文明划时代的进步具有标志意义。恐怕这正是它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层的缘故之一。当然,比“铁器时代”更早的历史还有凯尔特人留在这里的墓穴。早期人类在这里活动,都与这座小镇储藏极富的山盐有关。数千年的历史使哈尔施塔特成为欧洲最古老的小镇之一,也颇使镇上的人引为自豪。他们把不少珍贵的历史的遗存都精心地放进镇中心一座设施现代的博物馆中。这博物馆叫作“时光回忆”。
⑦在镇内街上偶尔还会碰上一两个身穿民族服装的当地人。阿尔卑斯山的山民,女人穿束腰长裙,男子穿鹿皮短裤,与这里的山水有种谐调的美。他们不像中国的旅游景点,民族服装多成了吸引游人的一种道具。这里的百姓只有逢到节日或贵客光临,才穿上民族服装,如同穿上礼服,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一碰见这样的人,本地的色彩就活了起来。
⑧哈尔施塔特,可别叫“复制”这个词儿闹昏了!这些年中国不少地方都在仿古、重建、复制,什么唐代宫殿、明代城墙、清代大街,甚至还要复制和重建圆明园,而做这种事时,谁也不会对文化认真。我们自己的古镇还说拆就拆呢,谁会拿你们的古镇当回事。
⑨我想说,别急,哈尔施塔特,这不过是一场商业的游戏罢了。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2012年第2期,有改动)
小题1:文章①②节表现了当地人什么样的心理?(4分)
答:?
小题2:请分点概括哈尔施塔特为什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30字以内)(4分)
答:?
小题3: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脉络。(6分)
答:?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旭日阳刚”的春天
马帅
2010年9月的一个早上,王翠婷照例走进了办公室。她习惯性地点开了一个经常浏览的网站,这时,一段好友分享的视频映入眼帘:“请认真听完农民工自弹自唱、感人至深的《春天里》。”王翠婷点开了视频,看到在一个逼仄的屋子里,两个光着膀子的农民工弹唱着这首《春天里》。
“我看完之后听了一整天。”王翠婷在接受《看世界》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我觉得十分震撼,因为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
王翠婷在和记者交流时反复提到了“梦想”这个字眼,“当时正想和几个朋友一起拍个关于梦想的东西,这段视频突然激发了我的灵感。我便立即叫来朋友一起看。”
王翠婷当天晚上就给视频的上传者留言了:“两位大哥看见请回!求合作!”留言立即得到了回应,他们约好了第二天见面。王翠婷当时并不知道,这两位大哥将登上春晚,而他们的合作,将拉开这支后来叫做“旭日阳刚”组合的圆梦之路的序幕。
在北京市丰台区,在视频里出现的那间随意而窄小的屋子里,她终于见到了两位大声唱着“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的大哥——王旭和刘刚。接下来,大家“就在一个路边的小排档吃点串喝点酒什么的”,然后谈定了他们音乐生涯的第一次合作。
王翠婷和他们拍完《农民兄弟首部MV》后,王旭、刘刚的生活就开始发生了变化,首先联系他们的是北京电视台,然后浙江电视台也开始请他们做节目。“我们是第一个和他们合作的,但后来‘旭日阳刚’的走红并不是因为我们,”王翠婷诚恳地说,“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棒。”
“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这首歌原本只是描述流浪歌手的生活,却在“旭日阳刚”演唱之后,变成了一个群体在城市生活的写照。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唱着“请把我埋在春天里”的农民工后面,都有着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还有萧索的村庄。进城的人们,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却又有些格格不入,而对于城市,这个群体应当有更多的梦想与诉求。
成名之前的王旭和刘刚,并没有想到过能上春晚。即便是网络走红后,“旭日阳刚”也曾表示他们并没打算辞掉工作,“我们要永远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如果走完全商业化的路子,会失去我们自己。”
在一些媒体的报道里,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他们对获得的名利有一种本能的恐惧,认为这不属于他们。王旭说.他感觉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推着他们往前走,但不知道这股力量会不会像当初突然涌现一样,也会突然消失。实际上,王旭至今未从公司辞职,现在只是请假参加节目,单位领导很支持他。他说自己也许有一天还会回去管理仓库,而刘刚也能接受再次成为街头歌手的落差。
“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刚火,去找他们时他们都很抗拒,说不想这样,只想好好唱歌。”王翠婷在和记者聊天时,也突然想起了这个细节。
原本就是进城谋生的农民工,在遭受生活重压和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唱歌只能作为爱好或梦想。即便是现在出名了,他们也要为将来考虑,能否真正进入歌坛,进不了歌坛又该如何回归到原有的打工生活,他们肯定比别人想得多、想得远。刘刚说,如果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他们就是“农民工歌手”;如果还是回到从前,他们还是“农民工流浪歌手”,但“只要生活里充满音乐,我就知足了”。
结束采访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几乎与“旭日阳刚”同时火起来的一部电影的台词,在这个人人都在透支梦想的年代,它难免会引起普通大众的共鸣:“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选自《看世界》,有删改)
(1)下列对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标题一语双关,明指“旭日阳刚”唱的歌曲《春天里》,实指他们红遍大江南北,从而迎来了歌唱的“春天”。
B.“旭日阳刚”的成功纯属一种巧合,若没有王翠婷等人的帮助,他们还会默默无闻地照旧过着“农民工流浪歌手”的生活。
C.文中多次提到梦想,是想告诉人们有梦想定会成功,我们要像“旭日阳刚”那样,为了心中的梦想而不懈追求。
D.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唱着“请把我埋在春天里”的农民工都有融入城市的梦想与诉求,而事实上他们又与城市格格不入。
E.“只想好好唱歌”道出了“旭日阳刚”的心声,表现了他们执著的精神追求,但也能看出他们自我满足的心态。
(2)作为一篇访谈稿,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对“旭日阳刚”进行采访,而通过王翠婷来介绍“旭日阳刚”,这种写作视角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旭日阳刚”组合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说“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请联系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
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痛,那是人生不想直接面对的现实。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哭泣,我们会伤心,我们会逃避。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小孩。在外面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会下意识地到父母那里去寻求安慰,寻找关爱,然后再带着从父母那里吸取到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一切,父母那里好像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直到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肌梗塞病倒了,我们这才发觉白发和皱纹已经爬上了父母的额头,岁月斑驳的阴影已经剥蚀了他们红润的面颊。那一刻,心头漾起的,就是那不能承受的痛。
爸爸是文革前最后一批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爱好运动的他在学校就通过了运动健将的标准,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体育工作。他的身体特别棒,好多人至今还记得他年轻时在寒冬腊月脱光了衣服用冰雪摩擦身体的情景,不要说这种独特的“洗澡”方式很少有人见过,单是那身在冰雪下闪着光亮的一块块隆起的肌肉,就足以使人惊异得瞪大眼睛,小青年们对他则更是顶礼膜拜。“力大为王”一向是民间不成文的法则,更何况他还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大王”。
然而,那天这位“大王”就那样躺倒在医院的急救室里,任医生护士在他身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和针头。他的脸越来越黄,他的手脚也越来越凉,生命的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慢慢扩散和消遁。那一刻,我痛,我的心近乎绝望般的痛。
我用自己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摩擦着爸爸冰冷的双脚,我要把我的信念,把我的激情,把我原本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生命活力通过我的手心贯穿到他的脚心,再通过他的脚心传递到他整个的身心。我要他坚强,我要他勇敢,我要他会像以前一样回到我的身边来。
爸爸他真的回来了!生命之花重新在他身上绽放。心脏中一下子装上了四个支架的他,也被医生视为医学界的奇迹。
不错,他的起死回生,缘于当今高超的医学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缘于他自己一向良好的体质和坚忍不拔的男子汉气质。然而在潜意识里,我认为这一奇迹的出现,还缘于爸爸在身处临界的那一刻,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
那是用血缘凝结而成的语言,那是用亲情浇灌而成的语言。从手心向他传递过去的那生生不息的气息里,爸爸读懂了我向他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需要和依恋,感受到我们对他深深的爱。他用顽强的毅力挣脱了病魔,回到了我们身边。
慢慢从惊恐中恢复过来的我们,逐渐变得又只记得从父母那里去吸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了。而父母,则更慷慨地给我们提供着源源不尽的食物、关怀和照顾。
只是,我们也多少发觉了一些变化,每次到家,总见爸爸在忙着,忙着种花,忙着写稿,忙着练字,忙着裱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作品,说是要给自己的同学每人一张以作纪念,还指给我看哪些是给哥哥的,哪些是给弟弟的,哪些又是给我的……
爸爸永远也不会知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这种像交代后事一般的话语,我拒绝承认某种现实,我甚至自私地认为我们还是一群没有长大的小孩,他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年轻和健康,一如既往地宠爱我们……
从上次发病到现在,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近来感到身体明显不适的爸爸只得重新到南京医院复查,医生得出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不容乐观”,说是要作进一步的检查,而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再次进行心脏搭桥手术。
当这些现象突然出现在自己最为至爱的亲人身上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作出自欺欺人的反应。拒绝承认这样的现实,要想逃避这样的现实,不敢碰,不能揭,不愿看……
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
可是,我们又实在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不得不去面对和承受这样的现实。面对了,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1、本文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答。
答:?
?
2、第二段写爸爸强壮的身体,对下文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的作用是?;第二方面的作用是?
?。
3、爸爸“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女儿“语言”的具体含义是
。
4、爸爸给自己的同学和家人准备纪念品,为什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
答:?
?
5、比较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1)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 (但是)面对了,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2)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瀑布》)
这两段文字在对待自己亲人的不幸方面,抒发的感情相同的是
?;在对人生或生活的感悟方面不同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