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项王按剑而跽曰 B.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1)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很自负,好出奇计,谈论军事常能切中要害。在他看来,天下的人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
(2)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太史张元汴极力解救,他才得以释放。
本题解析:
小题1:奴:意动用法,以之为奴
小题1:以:均为“因为”之意;A而:前者表转折,后者为表修饰的连词;B虽:前者为“虽然”,后者为“即使”;C则:前者为“就”,后者为“是”
小题1: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在山阴县作生员时,名声很大。籍甚,不是狼籍得很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点为:(1)自负、好、中、当、句意各一分。(2)以、力、乃、论、句意各一分。
参考译文:
徐谓,字文长,在山阴县做生员时,名声就很大。薛公蕙在浙江做学官时,很赏识他的才能,认为他是国家的杰出人才。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考试都失败了。中丞胡公宗宪听到他的名声后,把他当作客人邀至幕府。文长每次进见,身穿葛布衣,头戴黑头巾,侃侃谈论天下大事。胡公非常高兴。这时胡公正统率好几个防区的军队,威镇东南地区。戴盔穿甲的武士在他面前,还得跪着说话,爬着走路,不敢抬起头来,而徐文长以部下一个生员的身份却表现得很高傲。谈论者都把他比作刘真长、杜少陵一样的人才。适逢胡宗宪猎获白鹿,奉献给皇帝,嘱托文长起草奏表。奏表呈上后,世宗皇帝看了很高兴。胡公因此更加赏识他。所有的章奏、簿计都交给他起草。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很自负,好出奇计,谈论军事常能切中要害。在他看来,天下的人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然而,他终究未能得到施展抱负的时运。
文长既然在官场上不能得志,于是以饮酒来放纵自己,尽情地游山玩水。他漫游齐、鲁、燕、赵等地,看尽北方大漠的风光。他把见到的山峦奔腾、海浪耸立、黄沙飞扬、迅雷震天,雷雨倾注,树木倒伏,幽深的峡谷,盛大的都市,各种人物、鱼、鸟等,一切能使人震惊、恐惧的景象,都一一写进诗中。在他的胸中有奋发而不可磨灭的气概,又有英雄无路可走,无处投身的悲愤,所以他写的诗象是发怒,又象是在狂笑,象是流水在峡谷中激荡,象新苗破土而出,象寡妇在深夜哭泣,象游子被寒风惊醒。虽然这些诗歌的体裁格律时不时有不高明之处,然而却有独到的匠心,具有王侯的气魄,不是那种象女人一样侍奉他人的诗人所敢于企及的。他的文章有非凡的见解,气势深沉而法度谨严,不因模拟减损才气,不因议论妨害格调,是属于韩愈、曾巩一流的作品。文长素来不迎合时兴的调子,对当时所谓的文坛主持者,他都加以指斥和谴责,所以他的名声没有传出越地。这真可悲啊!
他喜欢书法,笔意奔放象他的诗一样,苍劲中又呈现出媚人的姿态。正象欧阳公所说的那种妖冶的妇人到老了还仍然保存着未尽的风韵一样。有时,他又把剩余的精力另外倾注在创作花鸟画上(另一说:书法作品留有空白,旁边点缀花鸟),画得都美妙飘逸而有情趣。
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太史张元汴极力解救,他才得以释放。晚年愤慨更深,颠狂更厉害。有名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都拒不接待。他常常带钱到酒店,呼唤地位低贱的人一起饮酒。然而文长始终在当时不得志,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袁宏道说:“徐文长先生,命运实在是坎坷啊,于是发了狂。发狂了,于是犯了罪,进了牢房。古往今来的文人,受苦受难,从没有像文长先生这样惨烈的。即使是这样,胡宗宪先生是几代才出一个的豪杰,嘉靖皇帝也是英明的皇帝。胡先生幕府中的优待,说明胡先生理解徐文长。进《白鹿表》让嘉靖皇帝高兴,说明皇帝也理解徐文长。仅仅是徐先生没有富贵而已。徐文长的诗歌文章,异军突起,把近代的抄袭模仿的伪劣作品打得落花流水,千年万年,一定有明确的结论。这哪里是不得志啊?”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②,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阴③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成童:十五岁以上。②大渐:病重。③谅阴:居丧。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交阯道御史——改:改任
B.趣言之——趣:通“促”,赶快
C.比王指挥诣狱还——比:等到
D.褒表忠节——节:节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
①诏求直言 ②时勉言营建之非 ③对不屈
④时勉独正立 ⑤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⑥遣其孙骥诣阙上书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了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C
4.(1)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死了。
(2)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有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曰:“ 愿闻持后。”曰:“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关尹谓子列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尝观之神农、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书,度诸法士贤人之言,所以存亡废兴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
严恢曰:“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 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幸哉余未汝语也。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疆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列子?说符篇?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屈申任物而不在我——申:通“伸”
B.度在身,稽在人——稽:考察、验证
C.汤武爱天下,故王——王:称王
D.度诸法士贤人之言——诸:各位
2.全文阐述的是道家的操行原则,下列句子未能表明人的言行节操应遵守道的法则的一项是
[? ]
A.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B.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
C.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
D.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1.D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建及,许州人也。少事李罕之,从罕之奔晋,为匡卫指挥使。梁、晋战柏乡,相距鄗邑野河上,镇、定兵扼河桥,梁兵急击之。庄宗登高台望见镇、定兵将败,顾建及曰:“桥为梁夺,则吾军危矣,奈何?”建及选二百人驰击梁兵,梁兵败,解去。从战莘县、故元城,皆先登陷阵,以功累拜辽州刺史,将银枪效节军。
晋攻杨刘,建及躬自负葭苇堙堑,先登拔之。从战胡柳,晋兵已败,与梁争土山,梁兵先至,登山而阵。庄宗至山下望梁阵坚而整,呼其军曰:“今日之战,得山者胜。”因驰骑犯之,建及以银枪军继进,梁兵下走,阵山西,晋兵遂得土山。诸将皆言:“溃吴未集,日暮不可战。”阎宝曰:“彼阵山上,吾在其下,尚能击之,况以高而击下,不可失也。”建及以为然,因白庄宗曰:“请登高望臣破敌!”即呼众曰:“今日所失辎重皆在山西,盍往取之!”即驰犯梁阵梁兵大败晋遂军德胜为南北城于河上梁将贺瑰攻其南城以竹笮维战舰于河晋兵不得渡南城危甚。庄宗积金帛于军门,募能破梁战舰者,至于吐火禁咒莫不皆有。建及重铠执槊呼曰:“梁、晋一水间尔,何必巧为!吾今破之矣。”即以大瓮积薪,自上流纵火焚梁战舰。建及以二舟载甲士随之,斧其竹笮,梁兵皆走。晋军乃得渡。救南城,瑰围解去。
自庄宗得魏博,建及将银枪效节军。建及为将,喜以家赀散士卒。庄宗遣宦官韦令图监其军,令图言:“建及得士心,惧有异志,不可令典牙兵。”即以为代州刺史。建及怏怏而卒,年五十七。
(选自《新五代史·王建及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建及选二百人驰击梁兵 驰:驰骋
B.以功累拜辽州刺史累:多次
C.斧其竹笮斧:用斧子砍
D.喜以家赀散士卒赀:财产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柏乡之战,梁国士兵控制着桥梁并发动猛烈攻击,王建及临危不惧,率领晋国两百士兵打退了梁国的进攻。
B.王建及在梁国士兵登上土山并已布阵的情况下,仍能从容应对,完全得益于他在阵前的果敢决断、雷厉风行。
C.王建及对部将说军需物资在土山的西边,应尽快去取回,意在激励士兵奋勇杀敌。
D.王建及对晋庄宗忠心耿耿,晋庄宗对他也是充分信任,委以银枪效节军统帅之重任。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梁兵下走,阵山西,晋兵遂得土山。(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及以为然,因白庄宗曰。(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及得士心,惧有异志,不可令典牙兵。(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即 驰 犯 梁 阵 梁 兵 大 败 晋 遂 军 德 胜 为 南 北 城 于 河 上 梁 将 贺 瑰 攻 其 南 城 以 竹 笮 维 战 舰 于 河 晋 兵 不 得 渡 南 城 危 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1)梁国部队撤下土山败走,在土山的西边布阵,晋兵于是得到了土山。(2分)
(2)王建及认为他说得对,就对庄宗说。(2分)
(3)王建及很得军心,恐怕会有别的企图,不能让他带重兵了。(3分)
小题4:即驰犯梁阵/梁兵大败/晋遂军德胜/为南北城于河上/梁将贺瑰攻其南城/以竹笮维战舰于河/晋兵不得渡/南城危甚。
本题解析:
小题1:驰:快速。
小题2:A.镇州、定州属晋国,应是晋国士兵控制着桥梁;B.“完全得益于他在阵前的果敢决断、雷厉风行”说法过于绝对,还有晋庄宗的主意;D.“晋庄宗对他也是充分信任”错,由最后一段看出晋庄宗对王建及还是信不过的。
小题3:略
小题4: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