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角函数)
1.任意角、弧度制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
(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例1.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射线OP交单位圆O于点P,若∠AOP=θ,则点P的坐标是( )

A.(cos θ,sin θ) B.(-cos θ,sin θ)
C.(sin θ,cos θ) D.(-sin θ,cos θ)
解析: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P(cos θ,sin θ),
例2.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 cm,面积是2 cm2,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
A.1或4 B.1 C.4 D.8
2.三角函数
(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
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
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
内的单调性。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5)了解函数
的物理意义;能画出函数
的图像,了解参数
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
(6)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例1.[2014·全国卷]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4,3),则cos α=( )
A. B. C.- D.-
例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如图11,圆O的半径为1,A是圆上的定点,P是圆上的动点,角x的始边为射线OA,终边为射线OP,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垂足为M,将点M到直线OP的距离表示成x的函数f(x),则y=f(x)在[0,π]上的图像大致为( )

图11

A B

C D
例3.[2014·福建卷] 已知函数f(x)=cos x(sin x+cos x)-.
(1)若0<α<,且sin α=,求f(α)的值;
(2)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例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函数f(x)=sin(x+2φ)-2sin φcos(x+φ)的最大值为________.
例5.[2014·重庆卷] 已知函数f(x)=sin(ωx+φ)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且图像上相邻两个最高点的距离为π.
(1)求ω和φ的值;
(2)若f=,求cos的值.
例6.[2014·四川卷] 为了得到函数y=sin (2x+1)的图像,只需把函数y=sin 2x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
A.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
例7.[2014·安徽卷] 若将函数f(x)=sin的图像向右平移φ个单位,所得图像关于y轴对称,则φ的最小正值是________.
例8.[2014·天津卷] 已知函数f(x)=cos x·sin-cos2x+,x∈R.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f(x)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九)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
(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
(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例1.[2014·福建卷] 设M为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为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则+++等于( )
A. B.2 C.3 D.4

例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 设D,E,F分别为△ABC的三边BC,CA,AB的中点,则+=( )
A. B. C. D.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的投影的关系。
(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例3.[2014·北京卷] 已知向量a=(2,4),b=(-1,1),则2a-b=( )
A.(5,7) B.(5,9) C.(3,7) D.(3,9)
例4.[2014·广东卷] 已知向量a=(1,2),b=(3,1),则b-a=( )
A.(-2,1) B.(2,-1) C.(2,0) D.(4,3)
例5.[2014·山东卷] 已知向量a=(1,),b=(3,m),若向量a,b的夹角为,则实数m=( )
A.2 B. C.0 D.-
例6.[2014·陕西卷]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1),B(2,3),C(3,2),点P(x,y)在 △ABC三边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且=m+n(m,n∈R).
(1)若m=n=,求||;
(2)用x,y表示m-n,并求m-n的最大值.
例7.[2014·全国卷] 已知a,b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60°,则(2a-b)·b=( )
A.-1 B.0 C.1 D.2
例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设向量a,b满足|a+b|=,|a-b|=,则a·b=( )
A.1 B.2 C.3 D.5
5.向量的应用
(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
例1.[2014·湖南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A(-1,0),B(0,),C(3,0),动点D满足||=1,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
例2.[2014·四川卷] 已知F为抛物线y2=x的焦点,点A,B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的两侧,·=2(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ABO与△AFO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
A.2 B.3 C. D.
例3.(2013·天津一中月考)在四边形ABCD中,
=
=(1,1),
+
=
,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
(十)三角恒等变换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例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函数f(x)=sin(x+2φ)-2sin φcos(x+φ)的最大值为________.
例2.[2014·安徽卷] 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且b=3,c=1,A=2B.
(1)求a的值; (2)求sin的值.
(十一)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应用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1.[2014·辽宁卷]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c.已知·=2,cos B=,b=3.求:
(1)a和c的值; (2)cos(B-C)的值.
例2. [2014·全国卷]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3acos C=2ccos A,tan A=,求B.
(十二)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方法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例1.[2014·重庆卷] 在等差数列{an}中,a1=2,a3+a5=10,则a7=( )
A.5 B.8 C.10 D.14
例2.[2014·天津卷] 设{an}是首项为a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若S1,S2,S4成等比数列,则a1=( )
A.2 B.-2 C. D.-
例3.[2014·北京卷] 已知{an}是等差数列,满足a1=3,a4=12,数列{bn}满足b1=4,b4=20,且{bn-an}为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
例4.[2014·福建卷] 在等比数列{an}中,a2=3,a5=81.
(1)求an;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