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时,可用天平测出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或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
g求出
参考答案: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 91ExAm.org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A错误;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
C、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C错误;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如果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求出,这是在直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的,而我们实验是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运动员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跳伞,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在整个过程中,下列图像可能符合事实的是(其中t表示下落的时间、h表示离地面的高度、v表示人下落的速度、F表示人受到的合外力、E表示人的机械能)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20分)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它受到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上的25 N的拉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 m/s2,sin370=0.6 ,cos370=0.8)
求:(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拉力改为沿水平方向50 N时,从静止出发,2 s末物体的位移多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解答:
解:(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由平衡条件得:
竖直方向:Fsinθ+N=mg…①?解得N=mg-Fsinθ=5×10-25×0.8=30N…②
水平方向:Fcosθ-f=0…③? f=μN…④?由上式解得:μ=0.5…⑤
故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为0.5.
(2)当拉力变为水平方向50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计算可得加速度
,2 s末物体的位移
故答案为:2 s末物体的位移为10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平衡状态,运用正交分解法时,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合力都为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甲、乙所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内,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轻弹簧连接。开始时两弹簧均未发生形变,不计物体与小车间的摩擦。当小车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甲、乙两图中物体相对于小车的位移量分别为(?)

A.
,
B.
,
C.
,
D.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静止时两弹簧均处于原厂位置,当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对于甲图
,对于乙图,两弹簧的弹力相等,设为F,则2F=Ma,
,A对;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15分)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轨道,其中AB是长为s=10m的水平直轨道,BCD是圆心为O、半径为R=10m的3/4圆弧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在外力作用下,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撤除外力。已知小球刚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C,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小球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从D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参考答案:(1)25m/s2;(2)
本题解析:(1)小滑块恰好通过最高点,则有:mg=
?解得:
?
从B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解得:
从A→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解得:
(2)从C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解得:
而
小球从D→A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由速度公式得:
?
解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