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的压力为(?)
A.
B.2mg
C.mg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竖直方向上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所以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得
,即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为
,因为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人对电梯的压力为
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质量为0.1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2/3.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m/s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最大高度h;
(3)若弹性球与地面第一次碰撞的时间为△t′=
s,则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第一次碰撞后反弹至最大高度的过程中弹性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1)设弹性球第一次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图知
a1=△v△t=30.5m/s2=6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1
解得:f=m(g-a1)=0.4N
(2)由图知弹性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1=3m/s,
设球第一次离开地面时的速度为v2,则
v2=23v1=2m/s
第一次离开地面后,设上升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mg+f=ma2
a2=14m/s2
于是,有0-v22=-2a2h
解得h=17m
(3)弹性球自由下落的距离为:H=0+v12?△t=0+32×0.5m=0.75m
(或由v-t图象所围面积求得)
第一次离开地面后,设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为t2,则
0-v2=-a2t2
解得t2=17s…
所求过程中弹性球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H-h=0.75m-17m=1728m
所以所求过程中弹性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x△t+△t′+t2=0.85m/s
方向:竖直向下.
答:(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为0.4N;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最大高度h为17m;
(3)若弹性球与地面第一次碰撞的时间为△t′=114s,则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第一次碰撞后反弹至最大高度的过程中弹性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5m/s,方向竖直向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A=4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不正确的是

A.若传送带不动,则VB=3m/s
B.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3m/s"
C.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3m/s"
D.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2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若工件和传送带之间有相互运动则有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若传送带不动,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没有离开会一直减速到0,根据动能定理有
,计算得
选项A对。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则工件匀减速到2m/s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但工件到达B段速度才减速到3m/s,不可能减速到2m/s,所以VB=3m/s选项D错C对。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逆时针匀速转动,工件一直减速,若传送带足够长,工件会减少为0然后向左加速到4m/s,但是到达B端时速度才减小到
,选项B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2m的木块A和B,中间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并静止在一光滑的木板上。突然抽掉木板的瞬间,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A的支持力和对B的压力并未改变.对A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A=0.
对B物体受重力和弹簧的向下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
g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小明用电源频率为50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含复写纸)做“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实验。

(1)在不挂配重,平衡摩擦力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A端与小车相连。要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垫木应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
(2)打点计时器打A、C两点过程中,小车通过的距离为____cm。
(3)小王同学也做这个实验,他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丙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只要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

丙?丁
(4)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图丁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由图中的数据可算得小车的加速度a为?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 左? 2)16.20? 3)1。该同学用是直流电源? 2。木板的右端没有垫高 3)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每点2分,其他合理即可得分)? 4)0.20
本题解析:(1)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出的纸带应是间距均匀的,由图可知,小车在做减速运动,所以,垫木应向左移动;(2)由图读得AC距离为16.20cm;(3)1.该同学用是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 2.木板的右端没有垫高,没有平衡摩擦力 3.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没充分利用好纸带;(4)用逐差法求纸带的加速度
,T=0.1s,代入数据可算得a=0.20m/s2。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