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位科学家开创了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位科学家是
[? ]
A.牛顿
B.笛卡尔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
(1)当用两测力计共同拉橡皮条时拉力分别是F1=4N,F2=5N,只用一个测力计拉橡皮条,当效果与前面相同时,拉力F=6.4N,然后按照比例尺在白纸上画出了各力的作用线,如图所示,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2)(多选题)在该实验中,采取哪些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__
A.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
B.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要适当大一些
C.拉橡皮筋的细绳套要稍长一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的刻度.
参考答案:(1)根据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1与F2的合力值大约为6.2N,与实际拉力6.4N基本相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故答案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夹角太小将会导至合力过大,导致一个弹簧拉时可能超过量程,故夹角不能太小或太大,适当即可,故A错误;
B、实验是通过作图得出结果,故在不超出量程的情况下为了减小误差应让拉力尽量大些,故B正确;
C、为了准确记下拉力的方向,故采用两点描线时两点应尽量距离大一些,故细绳应长些,故C错误;
D、为了防止出现分力的情况,应让各力尽量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行,同时,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数量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F=ma既反映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N(力)与kg(千克)和ms-2(米每二次方秒)的乘积等效.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W(瓦)、C(库)、A(安)、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与力的单位N(牛)等效的是( )
A.T?m2/s
B.T?A?m
C.W/m
D.C2/m2
参考答案:A、由公式:F=BIL,F的单位:N,B单位:T,I单位:A,L的单位是:m,可知:1N=1T?A?m,故A错误,B正确;
C、W是功率单位,m是长度单位,W/m不可能表示N,故C错误;
D、根据F=kq1q2r2,k是有单位的,可知,C2/m2不能表示N,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功的单位,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J
B.N·m
C.kg·m2/s3
D.kg·m2/s2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E?
(2)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位置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