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图中K、L、M为静电场中的3个相距很近的等势线.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中后,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abcde轨迹运动.已知电势φK>φL>φ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bc段做减速运动
C.粒子在a点与e点的速率相等
D.粒子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根据等势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场源电荷为等量异种电荷,左边是正电荷,右边是负电荷,根据粒子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力指向凹面的一侧,可以判断出粒子带负点,选项A正确。bc之间电势差为正值,电场力做功qUbc为负值,动能减少,选项B正确。ae两点电势相等,粒子运动不做功,选项C正确。粒子从c点到d点,电势差为负值,电场力做功qUcd为正值,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作图题

(1)小物体A下落至N点时开始离开墙壁,说明这时小物体A与墙壁之间已无挤压,弹力为零.
故有:qE=qvNB
∴vN=
= =2m/s?
对小物体A从M点到N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这一过程电场力和洛仑兹力均不做功,应有:
mgh-Wf克= m
∴Wf克=mgh- m =10-3×10×0.8- ×10-3×22=6×l0-3?(J)?
(2)小物体离开N点做曲线运动到达P点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θ=45°,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建立如图的坐标系,可列出平衡方程.
qBvpcos45°-qE=0?(1)
qBvpsin45°-mg=0?(2)
由(1)得?vp= =2 m/s
由(2)得?q= =2.5×l0-3?c?
N→P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h)-qES= m - m
代入计算得?S=0.6?m?
答:(1)A沿壁下滑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6×l0-3?J.
(2)P与M的水平距离s是0.6m.
参考答案:
?
(1)小物体A下落至N点时开始离开墙壁,说明这时小物体A与墙壁之间已无挤压,弹力为零.
故有:qE=qvNB
∴vN= EB= 42=2m/s?
对小物体A从M点到N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这一过程电场力和洛仑兹力均不做功,应有:
mgh-Wf克= 12m v2N
∴Wf克=mgh- 12m v2N=10-3×10×0.8- 12×10-3×22=6×l0-3?(J)?
(2)小物体离开N点做曲线运动到达P点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θ=45°,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建立如图的坐标系,可列出平衡方程.
qBvpcos45°-qE=0?(1)
qBvpsin45°-mg=0?(2)
由(1)得?vp= EBcos45°=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两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P、Q,在木板的左端各有一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a和b,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a和b分别施加水平恒力F1和F2,使它们向右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P、Q的速度分别为v1、v2,物块a、b相对地面的位移分别为s1、s2.已知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F1=F2、m1>m2,则v1>v2、S1=S2
B.若F1=F2、m1<m2,则v1>v2、S1=S2
C.若F1>F2、m1=m2,则v1<v2、S1>S2
D.若F1<F2、m1=m2,则v1>v2、S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