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①(单选题)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填选项前字母).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在改变摆长时方便调节摆长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②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单摆摆长为?m.

③(单选题)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选项前字母)
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B.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参考答案:①A ;?②12.0?; 0.9930 ;?③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①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是为了防止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如果需要改变摆长来探究摆长与周期关系时,方便调节摆长,故A正确,BC错误。
②游标尺的读数规则为:固定刻度(主尺)+可动刻度(游尺),游标卡尺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12mm,然后看游标上第0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即0.0mm,所以游标卡尺示数为d=12.0mm;单摆摆长为:
③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则实验中周期的测量值偏大,所以g的测量值偏小,故A正确;摆线拉得过紧,则L的测量值偏大,g的测量值偏大.故B错误;秒表过迟按下,使测得周期偏小;实验中将49次全振动误记为50次,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g的测量值偏大,故C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乙是摆长相同的两个单摆,它们中间用一根细线相连,其中一个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已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单摆都做简谐运动,在摆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
B.甲的振幅等于乙的振幅
C.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
D.甲的运动周期大于乙的运动周期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甲、乙是摆长相同的两个单摆,原来二者静止时由于质量不同,故偏角不同,质量大的偏角小,故甲的振幅小.A正确,两物体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根据mgh=
mv2得v=
,与质量无关,所以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C正确;根据T=2π
,周期与质量无关,所以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固定曲面AC是一段半径为4.0米的光滑圆弧形成的,圆弧与水平方向相切于A 点,AB=10cm,现将一小物体先后从斜面顶端C和斜面圆弧部分中点D处由静止释放,到达斜曲面低端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所需时间为t1和t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v1 > v2 ,
B.t1 > t?2
C.v1 < v2
D.t1 = 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