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为: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A,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 Ω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1)甲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试利用表格中的数据作出U-I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____V,总内阻为____Ω。由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常读数的电压表应为表____(填“V1”或“V2”)。
(2)乙同学在找出断路的导线并调换好的导线后,连接该电路继续实验时,由于电流表发生短路故障,因此只能记下两个电压表的示数,该同学利用记录的数据,以表V1的示数U1为横坐标、表V2的示数U2为纵坐标作图像,也得到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已知直线的斜率为k,纵坐标的截距大小为b,则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大小为____,两节干电池的总内阻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求出。
参考答案:(1)图“略”,90,3.45,V1
(2)b/(k-l),不可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1)某电动机的三组线圈①、②、③阻值相同,均为几欧姆,接法可能是图1中甲、乙两种之一,A、B和C是外接头.现有一组线圈断路,维修人员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外接头之间的电阻来判断故障,若测量A和B之间、B和C之间、A和C之间的电阻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测量中使用的欧姆档的倍率是______(填×1、×10、×100或×1k),三组线圈的接法是______(填甲或乙),断路线圈是______
(填①、②或③).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须测出它在A、B间运动的______与______,计算a的运动学公式是______;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与m的关系为:a=
m-μg,他想通过多次改变m,测出相应的a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μ.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______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______;
③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μ=______(取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由于所测电阻均为几欧姆,串联后还是几欧姆,所以欧姆档的倍率选择×1;所测值分别是4Ω、4Ω和8Ω,说明接法是乙,断路的是③.因为采用甲接法时测量值应该有两个是无穷大,一个是8Ω.
(2)①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s=12at2得a=2st2,
所以需要测量的是位移和时间.
②根据整体法有a=mg-μ(M+m′)gM+m+m′=mg-μ(M+m+m′)g+μmgM+m+m′=(1+μ)gM+m+m′m-μg,
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1+μ)gM+m+m′不变,即使m+m′不变,在增大m时等量减小m′,
所以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滑块上.
(3)将(1+μ)gM+m+m′取为k,有k=a1+μgm1=a2+μgm2,在图象上取两点将坐标代入
解得μ=0.23(在0.21到0.25之间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1,乙,③;
? (2)m+m′滑块上;?
?(3)0.23(0.21~0.2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接,电子从负极板边沿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且恰好从正极板边沿飞出,现在使电子入射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而电子仍从原位置射入,且仍从正极板边沿飞出,则两极板的间距应变为原来的( ? ?)
A.2倍
B.4倍
C.
1/2倍
D.
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