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弹力》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 参考答案:A、当旅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短时,则小球受到向右弹力,小球的加速度向右.当火车向右运动时,速度必须增加.故A正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根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完成下面的题目. |
参考答案:(1)ACD. (2)C. (3)使用了直流电源;没有平衡摩擦力.
本题解析:(1)只有当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时,绳子对小车的拉力才可以近似的等于沙子和小桶的重力,A正确。要用整体法——系统所受和外力, 总质量
?,所以
,求出小车的加速度,B错误。采用描点法画图可以减小实验误差,C正确。因为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并且直线更能直观的让人做出判断,所以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a-1/M图象,D正确
(2)倾斜角过大,使得小车在小桶的拉力为零时,仍有加速度,所以C正确。
(3)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交流电源,并且该实验装置没有平衡摩擦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多频率电火花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他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然后把纸带的上端用铁夹子固定在铁架台上.先调整电火花计时器的放电频率为 50 Hz,再接通电源,使它工作起来,然后释放纸带,重锤带动纸带自由下落,纸带上被电火花打出一系列点迹,如下图所示,其中0,1,2,3,4是连续打出的几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s1=6.04cm,s2=6.42cm,s3=6.80cm,s4="7.18cm" 。
(1)由题中所给数据可求得重锤经点2时的速度为=?m/s.
(2)根据这条纸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是________m/s2.
参考答案:? 3.31?m/s、? 9.50?m/s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分析下图中的长杆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参考答案:(1)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地面的摩擦力f,如图(1):
(2)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如图(2):
(3)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墙角的支持力F2、地面的摩擦力f,如图(3):
(4)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半球体的支持力F2、物体A的弹力F3,如图(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右图是某小组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因数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木块,Q为木块右端连接的一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通过Q的读数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若实验条件较为理想,则(?)
A.只有将木板A匀速抽出才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
B.将木板A加速、减速或匀速抽出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
C.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D.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将木板A加速、减速或匀速抽出,A对B的摩擦力力Ff是相同的,以B为研究对象Q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平衡,所以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故A错误;B正确;在根据可求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所以C正确;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无法求出,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匀变速直线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