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过程中有以下实验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连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适当重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做平稳的加速运动;?
D.关闭电源,取下纸带;
E.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附有定滑轮的一端伸出桌面;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G.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1)其中有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应改正为______.
(2)将改正后的步骤按合理的顺序写在横线上:______.
参考答案:(1)打点计时器在使用时,为了使打点稳定,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使尽量多的点打在纸带上,要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故A有错误.
故答案为:A,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2)本着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思路,如在该实验中,先固定长木板,安装打点计时器,然后平衡摩擦力,准备完毕开始进行实验,注意要先打点后释放小车,做完一次实验要及时关闭电源,故正确的实验步骤是:E、B、C、F、A、D、G.
故答案为:E、B、C、F、A、D、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为两块平行金属板,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两板之间存在着匀强电场,两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在B板上开有两个间距为L的小孔.C、D为两块同心半圆形金属板,圆心都在贴近B板的O′处,C带正电、D带负电.两板间的距离很近,两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B板上的小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O′.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B板的间隙可忽略不计.现从正对B板小孔紧靠A板的O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问:
(1)微粒穿过B板小孔时的速度多大?
(2)为了使微粒能在CD板间运动而不碰板,CD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3)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微粒第1次通过半圆形金属板间的最低点P点?
参考答案:(1)设微粒穿过B板小孔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qU=12mv2①
解得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同学有一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取计数点A、B、C、D、E.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图中未画出),已用刻度尺测量以A为起点,到B、C、D、E各点的距离且标在图上,则纸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m/s2,打纸带上C点时瞬时速度大小vC=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12(a1+a2)
解得:a=0.497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C=xBDtBD=0.155m/s
故答案为:0.497,0.15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用长L=0.5米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m=1千克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离水平桌高h=0.3米的O点上,使小球在光滑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1)如果运动速率v=1.2米/秒,求此时绳对球的拉力与球对桌面的压力;
(2)为使小球不离开桌面做圆周运动,它的速率不能超过多大?

参考答案:解:(1)设绳子对球的拉力为T,桌面对球的支持力为Fn,对球进行受力分析有:
竖直方向:
①?
水平方向:
②?
由几何关系:
③
联立①②③三式解得T=4.5N,Fn=7.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桌面的压力:
(2)当球刚要离开桌面时临界条件Fn=0,此时球有最大速度。
竖直方向:
⑤
水平方向:
⑥
联立⑤⑥两式解得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______.
参考答案: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1s后的速度为vt=10m/s?或vt=-10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a=vt-v0t=10-41=6m/s?
?a=vt-v0t=-10-41=-14m/s.
故答案为:6m/s2或14m/s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