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多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是用较小的力去推地面上很重的物体时,物体仍然静止,这是因为
A.推力比摩擦力小
B.物体有加速度,但太小,不易被察觉
C.物体所受推力比物体的重力小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仍为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左边固定有竖直挡板的长木板,在长木板上放一小块木块,它们之间用一轻弹簧相连,现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向右推长木板,当它们达到相对静止且保持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加速运动时撤去水平力F.已知长木板的质量为M,小木板的质量为m,所有接触面不计摩擦,则刚撤去水平力F瞬间关于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F/(M+m),方向向左
B.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F/M,方向向左
C.小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F/m,方向向右
D.小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F/(M+m),方向向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通过整体隔离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弹簧的弹力大小,抓住撤去F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长木板和小木块的瞬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答:对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a=
,隔离对小物块分析,弹簧的弹力
.
撤去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m有:加速度
,方向向右,对长木板,有:
,方向向左.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整体和隔离法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质量为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相互接触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对A施加水平推力F,则两物块沿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关于A对B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水平面光滑,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
B.若水平面光滑,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2
C.若物块A与地面、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物块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2
D.若物块A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则物块物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μmg)/2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分析:先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求出系统的加速度;再以B为研究的对象,求出AB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地面的摩擦力.
解答:A、B: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
,设AB之间的作用力为F′,则B的受力:
故A错误.B正确;
C: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
,则B的受力:
故C正确;
D: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
,则B的受力:
,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该题是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应用的典型,解题的技巧是先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求出系统的加速度;再以B为研究的对象.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和m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和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它们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A、B、C对应的直线分别为甲、乙、丙,甲、乙两直线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μB=μC,mA=mB
B.μA=μB,mA=mB
C.μA>μB,mA>mB
D.μB<μC,mA<mB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物体在水平面运动时,由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产生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到a与F的关系式,根据数学知识分析选择.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F-μmg=ma? 得到a=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a-F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斜率k=
,纵轴截距大小等于μg.
由图象可知:甲乙直线平行,斜率相同,则mA=mB.乙丙纵轴截距相同,大小大于甲的截距大小,则μB=μC>μA.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五大能力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物体静止放于水平桌面上,则:
A.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支持力又等于重力,所以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是不能说成压力就是重力。故C、D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