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人用手将1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考点:
专题:功的计算专题.
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求得拉力的大小,再根据功的公式就可以求得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解答:解:分析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可知,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0,位移的大小为1m,末速度的大小为2m/s,由v2-
=2ax可得,加速度a=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所以F=mg+ma=12N,
A、手对物体做功W=FL=12×1=12J,所以A正确;
B、C、合力的大小为ma=2N,所以合力做的功为2×1=2J,所以合外力做功为2J,所以B正确C错误;
D、重力做的功为WG=mgh=-10×1=-10J,所以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所以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的理解,根据功的定义可以分析做功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斜面上A点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初动能为40J,经过B点时动能减少10J,机械能减少了30J,到达C点时恰好停止。如果从C点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恰好到达A点停止,则它在C点时的动能为___________J。
参考答案:200J
本题解析:物体从A到B过程中,动能改变量
,机械能改变量
,又因为机械能改变量
,∴
,
。
物体从B到C过程中
,
则
,∴
。
从A到C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
,
则
。
同理,从C到A应用动能定理得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的木块,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1射入木块,以速度v2穿出,木块速度变为v,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对木块做功为
B.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等于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
C.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等于木块获得的动能子弹跟木块间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
D.子弹损失的动能转变为木块获得的动能与子弹跟木块间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子弹对木块做功为
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子弹损失的动能转变成木块获得的动能和子弹与木板间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选项中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粗糙面不同的传送带,倾斜放于水平地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以同样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速率v;在乙上到达离B竖直高度为h的C处时达到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高度皆为H。则在物体从A到B过程中

A.小物块在两种传送带上具有的加速度相同
B.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相等
C.两种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
D.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系统产生的热量相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小物块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有:
,整理得:
,由于甲、乙传送带动摩擦因素不同,则物体在甲、乙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不相同,A选项错误;将小物块传送到B处,传送带甲消耗的电能为物块增加的机械能
与系统产生热量之和,而物块在甲上产生的热量为:
,将
、
、
、
代入整理得:
,物块在乙传送带上产生的热量同理可得:
,即
,所以甲传送带把物块送到B点消耗的电能较多,B、D选项错误;传送带将物块送到B点传送带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得:
,即
,两个传送带都符合这个关系则,C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传送带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速度为v的子弹,恰可穿透一块固定的木板,如果该类型子弹想要穿透9块同样固定的木板(子弹穿透木板时所受阻力视为不变),速度至少为
A.2v
B.3v
C.4v
D.6v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则子弹想要穿透9块同样固定的木板,
,解得V=3v
故选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