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
C.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2 小时
D.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对接过程如下:“神舟八号”经变轨,从初始轨道升至330km的近圆轨道后,再通过自主引导完成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八号”在初始轨道的周期比“天宫一号’,的周期小
B.“神舟八号”在初始轨道的机械能小于它在近圆轨道上的机械能
C.“神舟八号”要与“天宫一号’’完成对接,可以在同一轨道上通过点火加速实现
D.“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神州八号”的初始轨道半径小于“天宫一号”轨道半径所以周期小,A对。获得能量才会变轨离心所以后来机械能,B对。加速之后会离心所以不会对接C错。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环绕速度,所以“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设两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比为2:1,到地球球心的距离比为1:3,则它们的(? )
A.周期之比为3:1
B.线速度之比为1:3
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9
D.向心力之比为18: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点: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
解答:解:A、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
F=F向
F=G
,F向=m
=mω2r=m
r
因而G
=m
=mω2r=m
r=ma,解得v=
①,T=
=2π
②a=
③
F向=G
?④
由②式,T:T′=2π
:2π
=1:3
,故A错误;
B、由①式,v:v′=
:
=
:1,故B错误;
C、由③式,a:a′=
:
=9:1,故C错误;
D、由④式,F向:F向′=G
:G
=18: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注意除向心力外,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加速度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与轨道半径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万有引力及其应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跟它们质量的乘积成反比
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跟它们的距离成反比
D.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参考答案:A、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故A错误;
B、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跟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故B错误;
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C错误;
D、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A.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A以2.0m/s的速度和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1.0kg的另一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A以0.2m/s的速度被弹回,碰后两球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B球的速度为______m/s.
22B.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半径为R的球体体积公式V=
πR3,则“嫦娥二号”的角速度为______,估算月球的密度为______.(用已知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A、碰后两球的总动量等于碰前两球的总动量,所以总动量P=mAvA=0.5×2kg.m/s=1kg.m/s.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AvA′+mBvB,0.5×2=0.5×(-0.2)+1×vB,解得vB=1.1m/s.
B、嫦娥二号的角速度ω=2πT.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R4π2T2,解得M=4π2R3GT2.
则密度ρ=MV=4π2R3GT243πR3=3πGT2.
故答案为:A、1,1.1.B、2πT,3πGT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