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0=20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汽车以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过程中最后一秒的位移是______m,刹车后经6s汽车的位移大小是______m.
参考答案:采用逆向思维,则刹车过程中最后1s内的位移x′=12at12=12×4×1m=2m.
汽车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t0=0-v0a=-20-4s=5s <6s,
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x=0-v022a=-400-8m=50m.
故答案为:2,5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通过DIS实验得到其运动的s-t图象如右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确定:
(1)在第3s初,质点到出发点的距离是______m;
(2)在第3s内,质点位移的大小是______m;
(3)在前4s内,质点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参考答案:(1)在第3s初,质点到出发点的距离x=4-0=4m
(2)在第3s内,质点位移的大小是x=4-3=1m
(3)由图象可知,斜率逐渐减小,所以速度逐渐减小,质点做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4;1;减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体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
(1)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
(2)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
(3)12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S.
参考答案:(1)由v-t图得:aB=△v2△t2=0-46-0?m/s2=-23?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B,解得:μ=115=0.067;
(2)由图象得:aA=△v1△t1=8-412-0?m/s2=13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1,解得:F=0.8N;
(3)设A、B在12s内的位移分别为S1、S2,
由v-t图得S1=12×(4+8)×12m=72m,
S2=12×6×4m=12m,
12s末A、B两物体间的距离S=S1-S2=72m-12m=60m;
答:(1)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067;
(2)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0.8N;
(3)12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为6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1∶3
C.3∶4
D.4∶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从刹车到静止用时
,故刹车后2 s的位移为
,刹车后6秒位移为
,则
,故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一些同学乘坐高速列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一同学提议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 m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5
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9 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1)设火车的加速度为a、经过第一根路标时的速度为v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
?(1分)
?(1分)
其中s="100" m、t1="5" s、t2="9" s
解得a=
?m/s2=1.11 m/s2(1分)、v1=
?m/s=17.22 m/s?(1分)
(2)设火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为v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
v2=v1+at2?(1分)
代入数据得v2=27.22 m/s?(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