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由图知,质点的速度保持不变,说明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质点的速度均匀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质点的速度均匀减小,加速度保持不变,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由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质点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从驾驶员看见某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匀速运动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匀减运动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分析下表给出的数据,计算出表中的数据X、Y,正确的是
( )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10 ?12 ?20 ?15 ?18 ?X ?20 ?Y ?80 ?25 ?30 ?125
|
A.X=45
B.X=40
C.Y=22
D.Y=24
参考答案: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s1v0=1.2s,则Y=v0t=20×1.2m=24m.汽车制动的加速度a=0-v022x=-1002×20m/s2=-2.5m/s2.则X=0-v0′22a=-225-5m=45m.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有一行星探测器,质量为1800kg.现将探测器从某一行星的表面竖直升空,探测器的发动机推力恒定.发射升空后9s末,发动机因发生故障突然灭火.如图是从探测器发射到落回地面全过程的速度图象.已知该行星表面没有大气.若不考虑探测器总质量的变化.
求:(1)该行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2)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推力.
参考答案:(1)由题意可知,9s末发动机灭火,探测器只受重力作用,故它在这一阶段的加速度即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由图线的斜率可知?g=6416=4(m/s2)?
(2)在0~9s内,探测器受到竖直向上的推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
由图线的斜率可知这一阶段的加速度?a=649(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得?F=m(g+a)=20000(N)?
答:(1)该行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m/s2.
(2)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推力20000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体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
(1)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
(2)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
(3)12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S.
参考答案:(1)由v-t图得:aB=△v2△t2=0-46-0?m/s2=-23?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B,解得:μ=115=0.067;
(2)由图象得:aA=△v1△t1=8-412-0?m/s2=13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1,解得:F=0.8N;
(3)设A、B在12s内的位移分别为S1、S2,
由v-t图得S1=12×(4+8)×12m=72m,
S2=12×6×4m=12m,
12s末A、B两物体间的距离S=S1-S2=72m-12m=60m;
答:(1)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067;
(2)物体A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0.8N;
(3)12s末物体A、B之间的距离为6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固定有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两导轨间距为L,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两导轨放在导轨上,导体棒ab的质量为m,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空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当金属导体棒ab由静止开始向下滑动一段时间t0,再接通开关S,则关于导体棒ab?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