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卷《匀变速直线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8 08:00: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对0-4秒时间内作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某一方向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没有发生变化 C.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 
参考答案:A、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于0~2s内物体的速度v<0,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2~4s内物体的速度v>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 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斜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加速度不变,故B正确; C、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通过的位移,故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t=4s时物体回到出发点,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人每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分别为
 [? ] A.v1:v2:v3=3:2:1 B.v1:v2: C. D.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9时9分50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前飞船已与火箭分离,飞船质量为7760千克,轨道倾角为42.4?,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50千米,15时57分飞船变轨成功,变轨后进入343千米的圆轨道,运行14圈.又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只相差4.8千米,返回舱完好无损,宇航员杨利伟自主出舱. (1)飞船返回时,在接近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飞船最终分离.返回舱质量为3吨,返回舱着陆,是由三把伞“接力”完成的.先由返回舱放出一个引导伞,引导伞工作16秒后,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米/秒减至80米/秒.假设这段运动是垂直地面下降的 ,且已接近地面,试求这段运动的加速度和引导伞对返回舱的拉力大小, (2)已知万有引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可以引进引力势能,若取无穷远为引力势能零点,则引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EP=- ,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与地心的距离,又已知飞船在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过程中经过近地点时速度大小为7.835×103米/秒,试求飞船经过近地点时的机械能以及经过远地点时的速度大小,已知G=6.67×10-11?牛米2/千克2,M=6×1024千克,地球半径R=6.4×106米.
参考答案:(1)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由v-v0=at得? 得a=v-v0t=80-18016m/s2=-6.2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 则得? F=mg-ma=3000×(10+6.25)N=4.875×104?N? (2)E1=Ek1+EP1=12mv12-GMmr1=12×7760×(7.835×103)2-6.67×10-11×6×1024×77606.6×106J=-2.32×1011?J? 由机械能守恒?Ek1+EP1=Ek2+EP2? ?得:12mv22-GMmr2=E1? 12mv22=E1+GMmr2=-2.33×1011+6.67×10-11×6×1024×77606.75×106J=2.27×1011?J? 解得,v2=7.66×103?m/s? 答:(1)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6.25 m/s2.引导伞对返回舱的拉力大小是4.875×104 N. (2)飞船经过近地点时的机械能是-2.32×1011 J,经过远地点时的速度大小是7.66×103 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 ) A.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D.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参考答案:设a、b两个物体的初速度分别为v1、v2,加速度为a,由于a、t相同,则由vt=v0+at得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为:△v=v1-v2=v10-v20=△v0,所以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故A正确,B错误; 由公式s=v0t+12at2可得两物体的位移之差为:△s=(v10-v20)t=△v0t,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A、B两物体分别以2v和v的初速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滑行,已知两者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A=4mB,则两者所能滑行的距离sA和sB之比与滑行的时间tA和tB之比应为( ) A.sA:sB=1:4 B.sA:sB=4:1 C.tA:tB=1:2 D.tA:tB=2:1
参考答案:根据动能定理得 对A:-μmAgsA=0-12mA(2v)2① 对B:-μmBgsB=0-12mBv2② 由①:②得sA:sB=4:1 根据动量定理得 对A:-μmAgtA=0-mA?2v③ 对B:-μmBgtB=0-mBv? ④ 又mA=4mB,由③:④得到 tA:tB=2:1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